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声 > 分节阅读 181

分节阅读 181(2 / 2)

如果按照这样看来,曹晓梅都被发配回了原单位,孙晓玲的日子看起来也更不好过。想到这里,安在涛抓起电话,就给孙晓玲打了过去。

正如安在涛所猜测的那样,孙晓玲目前很憋屈很难过。作为资河镇镇长,她被孙谷吊了起来,以她负责筹建办的工作脱不开身为由,将镇政府的管理大权交给了马晓燕;而关于筹建办的工作,却也不让她插手。

无奈之下,孙晓玲只好请了病假回家休息。

安在涛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因为快中午了,她正准备下厨房下一碗面条吃。接起手机,耳边响起那个熟悉的清朗淡定的男中音,孙晓玲立即心里升腾起深深的欢喜来,她慌不迭地放下手中的碗筷,颤声道,“安书记啊,不安主任”

“孙镇长”安在涛慢条斯理地随意问了问镇上和筹建办的情形,听孙晓玲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心头一动。马上就想起那晚孙晓玲突然蹦出的那句话来。

他皱了皱眉,低低道,“孙镇长,目前筹建办的工作你给我具体说说”

“现在的筹建办,根本就没做什么,这两天,孙谷都是在忙着调配人手,我们之前选择借调来的那些人,大部分都县委打回了原单位”孙晓玲幽幽一叹,“安书记,您走了之后。我们根本就没法工作了。”

“我现在就是一个花瓶,被孙谷搁置在了筹建办里,镇上的工作不让我参与,筹建办的工作也不让我插手”孙晓玲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起来,耳边传来的那个清朗的男中音一点点勾引起她内心深藏的软弱无力来。

“对了,安书记,明天上午县委要召开常委会,我听说是孙谷想要任命马晓燕为筹建办副主任,得到了夏县长的反对,所以就要召开常委会研究可能,明天上午,我这个筹建办副主任就会被免了吧。”孙晓玲落寞地叹了口气,“也无所谓了,我还是回到镇上去吧。安书记,实在不行,我想辞职了,我去归宁一中当个老师,也胜过吃这些窝憋气”

“孙镇长,你先好好在家休息两天吧,我还有个别的事情,过两天再给你电话。”安在涛沉吟着就挂了电话。

而电话的那一头,孙晓玲怅然若失地望着手里的手机,好半天,才慢慢将手机放在了茶几上,也失去了吃饭的食欲,匆匆走回卧房又躺了上去。但躺了一会,又有些不放心地下床来,拿起手机放在了床头上。

中午,安在涛在房山市委机关大院对面的火锅店,请新闻办的下属们吃了一顿饭,虽然张博阳和孙亮装模作样地要去结账,但帐却早被安在涛结了。

吃完饭,也就是3点多的时候,一个电话打了过来,接起一听,是一个陌生清脆的女声,是奕晨安排来的东山晚报的记者。

安在涛亲自下楼迎了出去。不远处的马路边上,站着一个脸上戴着黑框眼镜、梳着两条俏皮小辫,身材修长五官精致肤色白皙的20多岁女子,她手里提着一个米黄色的挎包,身上穿着一件淡紫色的长风衣,一看竟然是新闻发布会当天向自己提问的女记者张春燕,他也有些意外:怎么是她

安在涛对她的印象很深。一来是因为新闻发布会上,只有张春燕向他提了一个私人问题,二来是她采写的关于新闻发布会的报道竟然搞成了类似于人物专访的东西;三来,是因为她的头型。现在这个女子追求小资和时尚的年代,留着小辫的女人简直就是“珍稀动物”啊。

两条黑色的小辫,再加上她活泼开朗的性格,给人的感觉很独特,很有个性。

“你好,张记者,我们又见面了,幸会。”安在涛笑着伸出了手去,“这回恐怕是又要麻烦你了。”

“不麻烦,我其实很愿意来。”张春燕嘻嘻笑着眨了眨眼,“你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对你很感兴趣”

张春燕说着伸出绵软的小手跟安在涛轻轻握了一握,就赶紧收了回来,“走吧,安大主任,我不喜欢进你们机关的办公室,找个轻松的地方,给我说说你的想法,我也好有个采访的框架嗯,来的时候,奕总专门交代我了,你是他的哥们,我一定会尽力的。”

张春燕向前走了几步,回头见安在涛似是有些犹豫,不禁皱了皱眉嗔道,“小气鬼,不会连请我喝杯咖啡都不舍得吧堂堂的副县级领导干部,这么小气”

安在涛耸了耸肩,苦笑了一声,“张记者,不是小气,你稍微等等,我打个电话,让人把一些材料给我们送过来。”

其实安在涛的思路很明确。就是以房山市公安局最近侦破的结果为由头,引出所谓数十名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不奇过是一场闹剧。证明书材料中,有警方提供网的相关内容,有省委宣传部调查组出具的书面证明,有绿岛都市报的澄清声明复印件,还有那一份李成奎发放封口费的原始“收据”。

张春燕扫了一眼那份原始收据,微微一怔,“安主任,你的意思是将这份原始收据也刊登见报这样的话,会不会造成其他媒体的误会啊”

“没啥好误会的,这是你们采访过程中得到的证据材料之一张记者,我也曾经是媒体人,又跟奕总是好朋友,这点分寸还是有的,你尽管放心,不会牵扯到你,绝对不会”安在涛往前推了推材料,微微一笑。

“我倒也不是害怕什么好了,既然你跟奕总都说好了,想必我们报社里面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否则的话,我担心值班主编会给我拿掉这个的”张春燕嘻嘻笑了起来,“安主任,好了,我的采访到此结束,不过呢,现在天色不早了,我恐怕也坐不上公交车了,你能不能找个车把我送回省里去”

“没问题。”安在涛指了指一直站在咖啡馆外候着的彭军那高大的背影,“我早就给张记者准备好了司机”

张春燕深深地瞥了安在涛一眼,格格地娇笑起来,笑得是花枝乱颤,“安主任果然是一个有意思的人,我没有看错你哦。好了,我走了,谢谢安主任的咖啡和司机。”

第二天,东山晚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记者张春燕采写的重磅报道。头版上,醒目而黑色的大标题赫然吸引眼球:还原记者排队收封口费的事实真相

张春燕很聪明,她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批评那些不法分子浑水摸鱼趁火打劫上,然后以一种同仇敌忾的口气对之进行了严厉而严肃的批判,呼吁有关部门要严惩这些冒名玷污新闻工作者群体职业形象的、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报道的最后,她将相关材料和绿岛都市报的澄清声明附了上去,最后还将那份密密麻麻的有着各地媒体名单的“收据”刊登罗列上去。

安在涛一大早起来,就买了一份东山晚报,一边在机关宿舍路口的小吃店里吃馄饨,一边看着报道。看完报道,他心里非常地清爽。这张春燕真是不错,不仅完全领会了安在涛的意图,还有所“发挥”。总之,这次报道的出炉,圆满达到了安在涛预期的目标。

当然,有没有效果,还要等到下午或者明天上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想必涉及到的省内各地媒体会纷纷派人来房山进行采访调查,而旋即会发表自我澄清的声明。而紧接着,这就会成为省内和国内媒体的热门话题。

吃完早饭,给新闻办的张博阳打了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