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侦察兵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搜罗人才

第四百五十九章 搜罗人才(2 / 2)

这其中,有些回答让张允文十分满意,有些回答则是很一般。不过总体说来,这王方翼还算不错。

最后,张允文站起来,向王方翼道:“我即将赴任东都牧,属官之下,尚有长史、司马、录事参军各一名,录事两名,一共五名空位,不知方翼有没有兴趣担任司马一职”

王方翼听了这话,脸上一惊。虽然他猜到了张允文问自己问题,多是考较自己才华。再联系最近张允文任东都牧之事,便可猜出这张允文定然会邀请自己前往洛阳。然而,他却没有想到,这张允文竟然委任自己以司马之职

这时候,张允文笑道:“若是方翼愿意,那此事便就此定下”

王方翼沉默片刻,站起身来,向张允文长长一揖,接收了张允文的邀请。

终于找到了一个人。可是,单单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还得继续找啊

从找到王方翼到今,已经过去了三日,然而三日之中,张允文一个满意的人才都没有找到。

在朝会散去之后,张允文闷闷不乐的往回走,思忖着是不是现在就去走马上任了,到达洛阳之后,再来寻找

就在他微微走神的时候,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在唤自己的名字:“允文留步”

回头一瞧,只见却是秘书少监、太子右庶子令狐德棻。这令狐德棻在大唐史学界可以称得上是年高德劭的人物了。唐朝修撰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南史、北史共八部正史,或饱含着令狐德棻的大量劳动,或受到他的具体指导,总之,均和他有直接、实际的联系。

所以,无论朝野,对于这位老大人,都是相当尊敬的。

“原来是令狐老大人不知老大人唤住小子所谓何事”张允文见到令狐德棻,十分客气的说道。

令狐德棻笑答道:“允文啊,老夫听说你在四处网罗人才同往洛阳赴任。虽然不知陛下与你所做之事,当依老夫猜测,定然不是小事吧”

张允文点点头:“是啊,此事却是不小”

令狐德棻又笑道:“老夫向你举荐一个人才,不知允文敢要不敢要”

张允文笑道:“令狐老大人休要激小子若是符合小子要求,管他是谁,小子都敢要”

令狐德棻说道:“国子监律学助教张柬之,少补太学生,涉猎经史,尤精三礼。为人更是聪慧敏黠,长于机变,老夫深重之。今日便将这张柬之推荐于允文,不知允文你敢不敢要啊”

按照唐律,这国子监律学助教乃是从九品官职。但是,张允文一听见张柬之三个字的时候,不由一愣。

这张柬之何许人,乃是武周末年光复李唐之关键人物。诛张昌宗、张易之,复唐社稷,柬之首发其谋,以功封汉阳郡王。那时候,此人已经八十有余了,可以称得上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如此人物,如今不过是在国子监内当一个从九品小官。张允文不由一声轻叹,说道:“好既然是令狐大人举荐,那小子便去拜访一下这张柬之”

当张允文从国子监出来的时候,脸上带着浓浓的微笑。在他身后,跟着一名二十一二岁的青年。此人正是张柬之。

原来这张柬之风闻张允文在长安城中寻找能吏之事,心中动了心思,便托令狐德棻在张允文面前举荐自己。他不想冒冒失失的到张允文面前,却落得个被拒绝的下场。而那令狐德棻原本就对这张柬之极为赏识,听他所托,轻叹一声,还是同意了。

这才有了令狐德棻在散朝之后举荐张柬之一事。

当张允文过来当面考察张柬之的时候,后者从容应答,才思敏捷,让张允文深感满意,当场便将长史一支给了张柬之。而那张柬之又向张允文举荐一人。这人确实国子学中的一名叫着魏真宰的太学生。

一听得张柬之提起这个名字,张允文不由轻笑一声,真宰,真宰,真正的宰相,看来这魏真宰的志向还听远大的嘛

不过据张柬之说,这魏真宰精通兵法,看待时局变化的眼光十分敏锐。

于是张允文便与张柬之来到国子学去见见这位魏真宰。

和这魏真宰聊了几句,张允文便知道此人不凡。观他年纪不过二十二三岁,却是敏锐的将张允文此行洛阳的动机分析了个七七八八,让张允文惊叹不已。

于是张允文当场便将那录事参军之职,授予了这魏真宰。

如今,自己麾下属官已有三人,三人皆不是平常角色,有这三人帮忙,此行洛阳定会轻松不少

今天下午回家,赶了这一章呃,这章之中,这个魏真宰,后来改名叫做魏元忠,是高宗、武周时期非常厉害的一个家伙。这家伙四十多岁的时候还在当太学生,一次与高宗会面,受到高宗重视,才慢慢步入仕途,两次担任宰相。也算是大器晚成若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查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t170623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