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 > 分节阅读 685
背景色:字体:[]

分节阅读 685(2 / 2)

他延迟税律,引起胡商闹事。最多是被草职,但查清了他贪污税款,那可是要掉脑袋的,这就是杨迅武的狡猾。

但责任感使虞世安又从后门返回了市舶司。这时,杨迅武已经离去了。他便和最后的十几名官员放下了万斤巨石,封闭了钱库。

这种钱库最严格的一种防盗措施,再想打开钱库,只有将整个衙门拆掉。掘地一丈,从顶上将石库掀开,只有战争时期才会使用这种防盗措施。

封闭了钱库,虞世安随即离开了扬州城,沿着运河向北而去,他已经听到消息,李庆安正向扬州而来。

很巧,虞世安在半路上遇到了李庆安的亲兵,得知虞世安有紧急情况找李庆安,亲兵将他带去军事控制区方向。亲兵们知道李庆安已经出来了”应该就正在来扬州的路上。

当市舶司得大火燃烧得最旺盛时,李庆安正在离扬州约四十里外扎下了营帐,他准备明天返回扬州,但扬州城上空的滚滚浓烟和依稀可见的火焰。使他心中充满了疑虑。扬州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已经派人前去探听情况了,等待着亲兵们的答复。

李庆安背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他这次来扬州一共有两个目的。一是发兵救援渤海国,其实便是肃清江淮官场。救援渤海国的事情已经暂时了结。但江淮官场的清理他才刚刚开始着手。

现在李庆安需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泗州贪腐虽然是明摆在那里。但泗州毕竟是小州,又比较偏北。影响力太小,远远不如用扬州、润州、苏州、常州这些大州来下手有效果。

可是这些大州又不是立刻有典型案例出现,说实话,李庆安并不想在江淮官场上掀起滔天巨浪,这并不明智,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上台时就大开杀戒,就算是杀人最狠的朱元璋,也是在数年之后,当他位子坐稳了才动手。

很多时候这并不是官员的错,关键制度。当朝廷混乱,失去监督时,若是他李庆安是太守,他也会忍不住伸手,他不要求官员们都是圣人,但他要求官员们遵循制度,遵守规则”这次他来江淮是想建立监督制度。而不是追究官员们的罪责。

“上将军。才人证到来”帐门外传来了亲兵的禀报。

李庆安一怔”人证,这是什么意思。

“带进来”

几名亲兵将市舶司判官虞世安领了进来。虞世安进来便跪下道:“罪臣虞世安向赵王殿下请罪”

“你有何罪”

“臣受贿赌累计一万一千贯。这是臣的清单”

说着,虞世安将一份清单取出递给了李庆安,李庆安看了他一眼,接过清单,一共是五笔,时间、地点、数额、行贿人等等,都写得清清楚楚,但李庆安却愣住了。所有的行贿人都是同一人,扬州市舶使杨迅武。是上级行贿下级。

李庆安感觉十分蹊跷,但他没有立刻追问,而是先问道:“我来问你,扬州出了什么事,为何火光冲天”

“回禀殿下,扬州胡商因市舶司多收税款而闹事,火烧了市舶司。”

第六百八十五章明珠求愿

次日天不亮,李庆安率三千亲卫骑兵进入了扬州城,没有惊动地方官,直接在市舶司广场上扎下了大帐,很明显,李庆安是以市舶司的大火作为肃清江淮官场的切入口了。

李庆安在数十名亲兵的簇拥下正在被焚毁的市舶司衙门视察,市舶司的大火已经完全熄灭了,烧成木炭的主梁也不再冒烟,主政大楼坍塌了,四周残存的墙壁都被浓烟熏得漆黑,瓦砾堆中混着一张张被烧掉了大半的帐页和空白税单,甚至还有数十具被烧焦成一团的躯体,被席子卷起,一共被烧死了七十四人,除了一名衙役外,其余都是来不及逃出的胡商,在大火烧起时,衙门内的数千胡商仓惶逃出,很多人被推倒踩伤,最后被大火吞没,惨状令人触目惊心。

一千多名军士正在清理钱库,钱库的万斤巨石已经被军队用撞铁砸碎,库藏中的三百二十万贯钱被搬了出来,放在广场西北角,所有的钱都装在巨大的铁皮箱子中,堆积如山,有铜钱,有大食银币和罗马金币,也有安西银元,每只大箱子上都标明的钱数,二十几名州衙和县衙的吏员正在清点记录钱数,清点已经到了尾声。

市舶司的九十五名官员和税吏全部被临时拘押了,暂时关在县衙内,等待查清问题,虞世庆交代出了一个巨大的硕鼠群,市舶司的上上下下,无一清白。

“上将军,人带来了”

李庆安回头,只见十几名胡商被士兵们带了上来,个个垂头丧气,这是扬州驻军连夜搜查,从被抓的近千名胡商中甄别出来的打砸纵火者,他们中有人抢了空白税单,有人抢了市舶司的散钱,有人被同伴告发纵火烧楼,一共十八人。

另外还有两人巴桑和拉耶尔这两人没有能挤进市舶司衙门,反而脱了罪,但他两人是这次事件的最初导火索,所以也被一并抓来问话。

一共二十名胡商被押了上来,全部跪在李庆安面前,他们中有大食人,有波斯人,有粟特人,甚至还有一个拜占庭商人。

二十名胡商一个个吓得脸色苍白,浑身瑟瑟发抖,在被烧毁的市舶司衙门前,他们仿佛已经知道自己罪不可赦,连求饶的勇气都没有了。

李庆安瞥了他们一眼,这次胡商事件虽然最初的错不在他们,但是他们却聚众滋事,甚至烧毁了官衙,这在大唐律法中就是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