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 > 分节阅读 617

分节阅读 617(2 / 2)

“是有紧急情况和二位弃量,季太守可在”

“太守正在崭内,李将军请”

“请”

三人一起向衙内走去

州衙后堂,季广琛和韩进平、李铣看完了李庆安的急令,三人面面相觑,河北战事尚未结束,就要打江南么

季广琛是半月前从怀州调来扬州为刺史,虽然他曾是李亨所看重,但他已经看清楚了局面,李亨大势已去,不会有什么作为了,迟早就被北唐所灭,季广琛反而孱了李庆安最忠心的支持者,他上书李庆安,建议应尽快拿下江南,疏通漕运,保证长安的物资供应,这样才有雄厚的财力与安禄山决战。

李庆安对他的建议极为欣赏,遂调他为扬州刺史,积极筹备粮草,以备大军南下所用季产琛却没有想到,李庆安竟然这么快便杀来了,他沉思了片刻,便问道:“李将军,赵王殿下的命令并不是很明确,你能否解释一下,赵王殿下是要进攻李磷吗”

“是的”,李抱真很明确地答复了他们三人”“我给你们看的是编译过的军令,可以是有点意思含糊,但他原件中的命令非常清晰,命我准备好迎接大军南下,而是他亲自率军南下。”,“赵王要亲自来吗”,韩进平有些欣喜地问道,自从天宝六年一别后”他已经快十年没有看见李庆安了,除了知道他已经快成天下之主外,他的音容笑貌不知和从前有多大的变化。

“真是有点想见见他啊”,韩进平低低叹息一声。

李抱真却不知韩进平和李庆安的关系,不由一怔道:“韩使君见过我家大将军”,旁边李锐接口笑道:“韩长使和赵王殿下是老交情了。”

“也谈不上井么老交情。”

韩进平轻捋一下长须笑道:“那年我三十一岁”因犯了刑律被发配到安西粟楼烽戍堡从军,在第三年时,他也进了戍堡,当了伙长,我便是他手下小兵,和他呆了一年多,小勃律战役后”我因立军功被赦免,又重新回到中原,和他一别,已经快十年了。”,李抱真肃然起敬,原来这位长史也是安西的老前辈了”他抱拳施礼道:“原来韩将军也是粟楼烽戍堡出身,还参加了小勃律战役,失敬了”

“呵呵这没什么。”

韩进平笑着摆摆手,又问道:“不知道赵王要我们准备什么”,一句话提醒了李抱真,他险些忘了正事,便连忙道:“大将军命令我们控制江阳港,扫清江北的一切李磷军残余”同时招募水勇,征集船只。”,季广琛点点头道:“江都这边有数万码头工人,水性好的不少,可以在里面招募水勇,船只可以借用漕船,五六千艘没有问题”这些我们地方衙门可以解决,只是扫清李磷军残余和控制江阳港,就要拜托李将军来做了。”

“没有问题,我也是这个意思,事不宜迟”今天下午我们便开始分工进行,另外我急需三十条大船,请季太守立刻准备”在江阳港等候。”

“好的我马上给将军准备。”

下午,刚吃过午饭”李抱真和司马李锐率领四千军向南方疾奔而去,奔出十几里便兵分两路,李铣率领八百团练兵打着北唐军旗号杀向江阳县,而李抱真则率三千骑兵向海陵县杀去。

江阳县也隶属于扬州,在江都以南三十里,位于长江北岸,而县城离长江的港口又有二十里距离,由于北唐军兵力不足,因此在江阳县只有百人左右的驻军,但江阳港却有李磷的四百水军,十几艘战船,并沿运河修筑了一座城堡。

李磷之所以占据江阳港不肯撤军,就是希望李庆安的军队和上次一样,临时占领扬州几个月,这样当李庆安大军撤兵时,他的军队有江阳港为跳板,便可以迅速杀回来。

但江阳港的南唐水军日子并不好过,李庆安的军队暂时没有理睬他们,他们便一天天煎熬,过一日算一日。

这天下午,江阳港守军忽然得到情报,北唐军骑兵已经向港口杀来,足有一千余人,他们吓得魂飞魄散,没有半点抵抗的意识,纷纷驾船渡江,逃到对岸润州去了。

李锐率八百团练兵兵不血刃便占领了江阳港,但李抱真占领江阳港只是为了夺取航船通道,一支由三十艘大船组成的船队很快通过了江阳港,驶入长江,向东驶去。

李抱真真正要扫清的是海陵县,确切说是海陵县的江心岛:胡逗州。

海陵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泰州,唐朝时隶属于扬州,管辖面积极大,向东到海边,向存到长江沿岸,都是海陵县的管辖范围,但基本上都是盐田和滩涂,没有什么城镇村庄,一条官道也是用于运盐,直达江边。

在海陵县的江边也有一座码头,便是著名的盐码头,每年数万石盐便从这里上船,沿着长江运往内陆各地,同时向东入海,将盐通过海运运往北方。

唐朝时的长江口和现在大不相同,从江阴一带便形成了巨大的喇叭口,像现在的启东县、海门县都是大海,还没有形成陆地,今天的南通在当时只是一座江心岛,和现在的崇明岛一般大小,叫做胡逗岛,属于海陵县管辖,胡逗岛以东便是茫茫的大海了。

盐码头和胡逗岛目前都在李磷的控制之下,大部分驻扎在盐码头”驻扎有五千军队,李磷军不放弃盐码头主要是为了控制盐,盐利是李磷的主要军费来源之六,在李磷难以控制商税的情况下”盐利则快捷便利,每年可以给李磷带来近百万贯的收入因此盐码头对李磷便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李磷的大军已经撤至江南,而唯独在盐码头他依然驻有五千重军,由大将元景曜率领。

元景曜今年三十五岁,原是扬州大都督府下的一名都尉,世家习武”使一杆一丈五的大铁枪,枪法精奇,在江南一带他所向披靡,除了李磷十八岁的儿子李易外,他没有遇到过敌手。

也是这个原因”元景曜一向十分自负,他对李磷闻安西军到来便逃过长江十分瞧不起,元景曜常对手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