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天的思考,以及两个时辰面壁沉思,安思顺已经渐渐下定了决心,他要走出这一步,事实上,他已经无路可走了,如果他不自立,他将必死无疑。
在安思顺眼前,有一幅关陇地区的地图,他暂时还没有沙盘,他已经派人去制作,只是还没有完成,其实他也不需要沙盘,关陇地区的一山一水,他都异常熟悉,这其中他最熟悉的便是河西,他在那里做了多年的节度使,此时他的目光就落在地图的河西走廊之上。
和李庆安一样,他同样也发现了河西的机会,哥舒翰已经将河西的兵力抽调一空,河西空虚无兵,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安思顺的目光渐渐变得果断起来,这是他下定了决心的情绪表露,他望着窗外冷冷一笑,自言自语道:“李隆基,这可是你逼我的,你莫要后悔”
“大帅”门外忽然传来高秀岩的声音,声音略带一丝惊慌。
“什么事”
“我刚接到消息,有斥候发现郭子仪从九原率兵南下,已经快到安定县。”
安思顺大吃一惊,急问道:“是在黄河东还是黄河西”
“是在黄河以西。”
安思顺的心中顿时紧张起来,难道郭子仪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企图吗极有这个可能,否则郭子仪没有必要从黄河西岸下来,这该如何是好安思顺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迅速思考对策。
这时,高秀岩又道:“大帅,卑职还有一事禀报。”
“进来”
门开了,高秀岩一闪身进了房内,安思顺已经坐回了位置,淡淡地注视着他,“说吧什么事”
按理,高秀岩是他的心腹,他不应该这么冷淡,可事实上他已发现安思顺对自己并不是那么忠心,此人有私心,有人向他密告,高秀岩已经秘密将家产和妻儿转移,当然,安思顺能理解他的担忧,他将妻儿和家产转移并没有什么,关键是高秀岩没有向自己禀报,他一切都是在隐瞒自己的情况下悄悄完成,这说明他已经不看好自己了,这就让安思顺对他生出了一丝不满。
安思顺的冷淡高秀岩并没有意识到,他知道安思顺现在一定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六神无主,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安思顺会将自己关在房间达两个时辰。
他将门反锁上,上前一步低声道:“大帅可想好退路”
安思顺的心中顿时生出了一丝警惕,他不露声色地叹了口气道:“没有,我真的不知该何去何从”
“大帅,我倒有个建议。”
“你快说”安思顺立刻挺直身体,充满期望地望着他,那表情就仿佛在悬崖峭壁上找到了一条出路。
高秀岩精神一振,连忙道:“大帅,我想来想去,大帅要想熬过此关,只有一条路可走,不知大帅有没有想到”
“我在想能不能去投靠我的兄弟安禄山,但就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安思顺试探他道。
高秀岩笑了,一竖大拇指道:“大帅,我正是此意,我认为大帅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东平郡王,普天之下,唯一能接受大帅的只有东平郡王。”
“可我也在考虑向李隆基投降。”
安思顺继续试探他道:“我想只要主动投降,李隆基虽然不会让我再掌军权,但至少他不会杀我,以我的资历,还可以担任一州太守,这个和投靠安禄山也差不多。”
“大帅难道忘记王忠嗣的下场了吗”高秀岩明显有些着急了,劝他道:“当年王忠嗣就是因为不肯攻打石堡城,违抗了李隆基的旨意,结果被贬为九江太守,李隆基虽然当时没有杀他,但一年后王忠嗣却暴死,这肯定就是李隆基下的手,他最擅于此道,韦坚、皇甫惟明不都一样吗先贬黜,让天下以为他仁慈为怀,等众人都不再注意了,他再下手,这些人不都是一年后蹊跷地死去吗大帅若投降了他,一年后必死无疑。”
“这个让我再想一想。”
“大帅,不要想了,东平郡王是你的族弟,都是安家子弟,只有他能善待大帅,保留大帅的实力。”
安思顺瞥了他一眼,他哎地一声长叹,道:“我安思顺什么时候用这么长时间决策的,也好就按照你的方案,去范阳投奔我族弟安禄山,我这就给他写一封信,派人送去。”
安思顺迅速写了一封信,当着高秀岩的面递给亲兵道:“这封信你立刻替我送出去,用八百里加急快报,两天之内必须要送至范阳,晚一天,便提人头来见我。”
亲兵接了信快步而去,高秀岩暗暗心喜,又道:“大帅,李隆基的大军离这里只有两天路程,如果等东平郡王的回信再走,恐怕时间就会来不及了,不如我们立刻就出发。”
安思顺点了点头,“我计划就是今天半夜出发,你也回去准备一下吧”
“那属下告退”
高秀岩退出了房间,安思顺慢慢走到窗前,注视着高秀岩在院中消失的背影,冷冷一笑道:“原来你是安禄山的一条狗”
他向院中的亲兵一招手,亲兵快步走到窗下,“请大帅吩咐”
“给我盯住高秀岩,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他有任何动静,要立刻向我禀报”
高秀岩住在城西,他的妻儿已经秘密派人送去了洛阳,整个大宅中就只住他一人,安思顺猜得并没有错,他确实已经投靠了安禄山,鸟择良木而栖,他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