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5(2 / 2)

龟兹的夜里寒气袭人,可二人却宛如春风拂面,李惊雁快乐叹了口气,低声道:“李郎,你新年后不是要回长安述职吗你去和我爹爹好好谈一谈,好吗”

“恩”李清轻轻点了点头。

天空晴朗而布满星斗,一颗颗星星在快乐眨着眼睛,空气清新而寒冷,嘴里已经可以呼出白气,两人似乎已经忘了吃饭,肩并肩在街上慢慢走着,两人的手早已经不知不觉牵到一起,谁也没有说话,都在细细品味着两情相悦的甜蜜。

李惊雁偷偷看了他一眼,目光中饱含着爱恋,他高挺的鼻子、他轮廓分明的脸庞、他自信而坚强的目光、他乐观而从容的微笑,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深深吸引着她,让她感到无比安全,令她痴迷而不能自拔,此刻,在这座陌生城市里,她的心已经完全敞开,再也没有任何束缚,她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全身心依偎着他,只盼望着这一刻能永远永远,不要消失。

走过一棵大树,李清站住了,他紧紧揽住她的腰肢,微笑着凝视她眼睛,此刻他已经感受到李惊雁的身子在微微颤抖,可她的眼睛却变得深沉而热烈,她柔软、湿润的嘴唇似乎在一遍又一遍诉说着同一个字,忽然,她一转身用双手搂住他脖子,浑身颤抖着,慢慢闭上了眼睛,美丽的脸庞勇敢向他迎去,这一刻,她忘记了矜持、忘记了羞涩,她爱他爱到了极点,李清就是她的生命、她的心肝,这股爱力,仿佛光辉四射,将她包围起来、叫她把过去的苦恼一概忘却、叫她把所有日夜缠绕她那些幽灵疑虑、恐惧、郁闷、烦恼、无助完全排除、完全摒弃。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的唇才慢慢分开,互相凝望着,顶着头会心笑着,此刻,他们心再没有任何隔阂,彼此都已明白对方的爱

李清拥着她柔软的身子,心中充满无限爱怜,亲了亲她的耳垂低声道:“你不是晚上害怕吗今晚我睡你外间,替你守夜如何”

李惊雁轻轻点头,“那我叫侍女和我睡。”

忽然,身旁传来一声轻微的咳嗽,两人扭头,这才发现他们身旁约三步外,站着一个招客的胡姬,正满脸尴尬看着他们,她一直便站在这里,大树的阴影遮住了她,她不敢出声、不敢移动半步,仿佛是一个被老师罚站的小学生,只眼巴巴望着这一对忘我的情侣,度时如年,可眼中却充满了羡慕之色。

李惊雁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躲到李清的身后,用指甲狠狠掐着他的背,埋怨他不看看清楚周围有没有人,李清却打了个哈哈,对胡姬笑道:“我们其实是来吃饭的

上一章错误订正,罗布泊依然属于沙州界,老高看错图了。

第一百七十七章高仙芝的忠告

亮,李清便睁开了眼睛,身上已经加了一床被子,看雁夜里起来替自己盖的,房间里很静,可以听见里屋传来李惊雁均匀的呼吸声,她睡得正香但李清的心中却有一扇门,披上衣服,他蹑手蹑脚走出去,又轻轻把门带上,生怕惊醒她的甜梦。

院子里没有人,厨房那边已经传来动静,有伙计起来做饭了,空气清新而寒冷,宝蓝色的夜空里,星星们依然在不知疲倦眨着眼睛,李清长长伸了个懒腰,心中充满了轻松和愉悦。

天慢慢亮了,客栈大堂里挤满了吃早饭的士兵,李清和几个军官坐一桌,有滋有味品着一碗浓厚的羊肉汤,虽然后世的电影里看多了长官如何和小兵打成一一次两次可以,却不能天天为之,否则会失威,军队讲的是等级森严,讲的是令如山倒,须恩威并施才是领军之道。

虽然近三百人挤在一起,但客堂里却十分安静,没有喧闹、没有说话,每个人都在默默吃自己眼前的食物,这时,门口传来一阵马蹄声,接着是紧促的脚步声,门口出现了高适急切而又沮丧的脸,“都督在哪里”

高适是李清派来先探高仙芝口气的先锋他曾游历西域与高仙芝有过一面之缘也想投到他的帐下虽然都姓高,但高仙芝是代表李清而t便拂袖而去丢下了一句重话:“请回去转告李都督他既然看上我的兵给皇上说便是了不必来找

李清将高适带到自己房内,亲自给高适倒了杯茶,递给他笑道:“你是说高仙芝不肯见我”

高适双手捂着茶杯,让冰凉的手体会滚烫的杯壁,细细吮了一口茶,这才徐徐道:“我是昨天上午去了大帅府,先递了名帖,他当即接见了我,但听都督没有将安西军带来,他立刻便翻了脸。”

说到此,他又叹口气,“都督,看来皇上已经给他下了旨,可他不甘心啊”

高仙芝的态度在李清的意料之内,安西军一共才二万四千人,一下子借给自己三千人,而且还是他的精锐,被刘备借了荆州,那孙权还会高兴吗

李清不在意笑了笑,又问道:“那展刀呢他又在哪里怎么不来见我。”

“他无颜见你,已经先回沙州了。”

李清却微微一笑,道:“什么有盐无盐,当我是厨子吗”

他站起身,吩咐亲兵备马,高适诧异,又劝道:“都督,他话已经说绝,依我之见,既然皇上有旨意,谅他也不敢不从,反正都督已经来了龟兹,和解的姿态也摆出,不如先修书一封,他若肯见自然会派人来请,若不见。咱们也回沙州,省得去看人脸色。”

李清轻轻摇头,“若只是单单道歉,你的建议倒也不错,但我还想再问高仙芝借一千军,所以怎么也得去看看他的脸色。”

他大步走到客栈门口,已经有亲兵将马匹备好,李清问明了路,翻身上马,在十几个亲兵的护卫下,直向高仙芝的官署飞驰而去。

高仙芝的官署在龟兹城北,骑马一盏茶的时间便可到,大街上人来人往,晚上热闹的酒肆、饭铺都已关了门,而各种商铺却一家挨着一家,珠宝店里摆满了珍珠、毯店;皮肤黝黑的天竺人、真腊人开的宝石店;但更多的还有来自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家家店铺里的商品都琳琅接。

这时,身后却一阵大乱,老远便听见有人在厉呼:“闪路,紧急军情”路人们跌跌撞撞躲到一旁,只见六匹马气势如奔雷,粗声敲打着面,狂风一般向这边疾驶而来,马上三名军人背着信囊,拼命抽打着战马,人和马的眼睛都瞪得血红,如魔似疯,这是八百里加急,信迟到一

李清急拉缰绳闪到一边,六匹马从他身边风驰电掣而过,带起的疾风将他的脸刮得生疼,但他心里却暗暗吃惊,紧急军情难道是吐蕃战事起了吗他的心疑窦大起,一抽战马,向信使消失的方向追去。

如果说东北方向那两个半岛国家还有什么历史名人拿得出手的话,除了李舜臣,那便是高仙芝了,不过高仙芝也早已是土生土长的唐人了。

高仙芝,高句丽王族后人,唐高宗总章元年,大唐灭高句丽,将高句丽的王族迁入中原,高仙芝的祖父也被迁徙到长安,他二十岁时袭父荫授游击将军,后一直在西域服役,得安西大都护夫蒙察灵的青睐,才逐渐

,此时,实权。

在大唐派系斗争中,他因夫蒙察灵的缘故被划为太子党,但事实上,他对太子李亨一直保至连太子党核心人物韦坚都私下承认高仙芝其实并不是太子之人。高仙芝本人心中跟明镜似的,历朝历代,军权总是掌握坚决向皇帝效忠,他的仕途才会一片平坦。

此刻,这位安西之主,正轻捋长须,斜靠在椅上读着长安送来的紧急军情,吐蕃赞普赤向石堡城增兵二万,又派外甥吐谷浑王率军两万进驻九曲区,从侧面支援石堡城,而大唐陇右节度皇甫惟明也出锋向石堡城进击,唐吐间的陇右战役已经打响。

李隆基则命令河西节度府、安西节度府注:以安西四镇为主体,比安西都护府管辖范围小各军府严加戒备,防止吐蕃两线作战。

高仙芝轻轻将军报折起,放到桌案上,目光中显出一丝忧虑,他曾听王忠嗣讲过,石堡城天险,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