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邦提克珠(1 / 2)

楚健他们来到下一家。

这一家的屋子又老旧,又窄小,里面的人同样在翻箱倒柜,破旧的脏衣服扔得到处都是,还夹杂着臭骂声。

看到楚健等人到来,这家女主人立即出来迎客,只是里面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桌子上,是他们翻出来的“老物件”。

“老板,你看这些。”

沈世杰瞥了几眼摇头道:“我们要的不是这些。”

看上去是有点历史,但没有用,一点艺术价值都没有,材料也是普通的木料、泥土等。比如那罐子,就是个普通的陶罐。

说实话,陶器太粗糙,即便是在中国,值钱的陶器也寥寥无几。

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这玩意制作简单,全世界都有。

再比如,旁边的石砵,就是用石头挖成一个碗状,应该是用来碾碎东西的,做工一言难尽。这种东西,倒贴点钱给沈世杰,他恐怕也嫌麻烦。

……

李维走过去,拿起一样东西,问道:“这怎么像天珠呀?”

楚健摇头:“那不是天珠,而是邦提克珠,材质是硅化木,一种经过数百万年沉积形成的化石木材。

从工艺角度来看,邦提克珠可以看作是蚀花玛瑙珠的一种变体,也可能是古老蚀花工艺在时间线上最后的演绎。

这玩意还是值点钱的,但我们看不上。”

邦提克珠的形状非常有限,主要是几种几何形状,如圆珠、扁珠、管珠和橄榄形珠。不过,偶尔也会见到一些非常特别的形状,比如梳形、心形和纺锤形的坠子。

当然了,尽管邦提克珠的形状不多,但它们的图案却变化无穷。

据楚健所知,邦提克珠的图案至少有数百种之多。

那些图案主要是由线条装饰和几何图形组成,早期的传统图案模仿古骠珠,与古老的文化和信仰有着某种关联。

然而,随着珠子工艺的传播和无数代工匠的创新,原初的意义已经逐渐流失。

现如今,邦提克珠的命名大多是按照图案组合的形式约定俗成。

“其实,它也叫地珠,天珠的旁系。

而且,这一枚应该是新邦提克珠。按照以前的说法,或者称之为三代珠。”楚健补充道。

按照以前的叫法,邦提克上千年的被称为一代,几百年的被称为二代,之后的被称为三代。

材质最好的那批邦提克,自然是一代珠。

批邦提克经过上千年的传世佩戴,在珠子孔端和其他一些部位已经形成玉化的现象,孔端接近玉一般的润泽。

而之后制作的珠子,即使再佩戴千年、万年也是不可能玉化的,这个是材质的原因。

如果是一代珠,那还有收藏价值。至于二代和三代珠,就不建议收藏了。

这跟天珠,完全没法比,真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李维听完楚健的话,将东西放回去,没有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