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章 治灾救民书(1 / 2)

大灾当前,什么客气礼节也顾不上了。

苏润声音一落,向来圆滑的张世最先开口:

“我觉得必须得让这些流民找点事儿干。”

“人一多,挤在一起,就容易造谣闹事。”

“什么都不知道,就敢以讹传讹,妄论天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经过这几日,张世身上的市侩气息少了很多,反倒多了几分朴实与正直:

“有很多明事理的流民,每次动乱闹事,都会出来主持正义。”

“虽然没什么用,但是至少人品是过关的,让他们参与布防,利用流民来治理流民,未尝不可!”

“如此,还能省下一笔城防银钱。”

“且城外草棚,如今都是流民自己在忙活,有了事情做,就不在胡思乱想。”

“只是人多却没有名册,终究还是难以控制。”

“若能编制名册,然后根据其能力,先将工匠之流分出来,确实可以往城里放。”

“或者给笔银钱,开份文书,让他们在周边县城找工做,凭着手艺,也饿不死!”

这就是要编制名册,用流民来治理流民,然后再根据职业来做分类赈济。

司彦是最先实践用流民治理流民的人,他最先赞成张世的想法。

然后又道:

“流民也得分类,而后针对性救治。”

“快饿死的给粥、病的给药,死掉的埋葬。”

“还有些自己身上有银钱的,只需要田地便可重获新生。”

说起田地,这些日子跟着张县丞东奔西走,统计田地的叶卓然紧随其后:

“此次张县丞查出了不少田地跟册子不符。”

“问了之后,才知道有些人家家里没人之后,无主田地没有按规定上报,而是村子里直接分了。”

“对这部分,张县丞已经命他们将这些年田地的总收成,上交一半给官府,还罚没了今年的收成。”

“这些总计有个三、四十亩,再过一月就能收获,到时候多少会有一笔进项。”

“至于荒地并不多,整个玉泉县,能支持开垦的荒地,也只有一百九十多亩下等田地。”

“最多能安置两三百流民,这收成只够他们饿不死,想要交税都困难。”

“至于粮种、农具和住所也是问题。”

“不过县丞说如果成为本县居民,这个可以由县衙借贷。”

土地不等于田地。

玉泉县但凡能种的土地,全都开垦过了。

剩下的,不是苏家磨坊那种容易被淹没、土地湿润蓬松;

就是距水很远,根本没办法浇灌;

再不然土质很差,不符合种粮条件的。

这所谓的一百九十亩下等田地,只怕也是凑合能种而已,收成估计不乐观。

叶卓然最后下了定论:

“指望我们县吸纳农人,估计不行,要不迁回原地,要不遣散在各县,再不然另谋出路!”

苏润点点头,将情况记录下来,然后看向了梁玉。

梁玉这几日也瘦了一圈。

见众人看来,还有些万众瞩目的小骄傲,但很快就想起了正事,难得严肃道:

“玉这些日子跟着爹爹见了不少商户,其实这些商户手中是有钱有粮的,但就没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