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 第162章 秦英:张仲坚,听说你玩弄女人有一手!

第162章 秦英:张仲坚,听说你玩弄女人有一手!(2 / 2)

现在你们两个人,只有一个人能活,另外一个人必须死!

你们俩到底谁愿意吃这颗药?”

屈利通一听,吓得额头上的汗如黄豆般大小不停地往下滚落着。

他说:“我……我还年轻,我不想死!”

龙珠看着浑身发抖的屈里利道:“夫君,你我有缘能够结成夫妻,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了。

如今,我们为鱼肉,人家为刀俎,只好任人宰割。

如果说用我的性命能够换得你的性命,我觉得这也值了。”

龙珠说到这里向前跪爬了几步,对苏婉说:“太子妃,我知道你是个言而有信的人!

你也想把我们都释放了,但是,既然皇上有旨,你没有办法,我完全理解。

既然如此,这颗毒药就给我吃了吧。”

苏婉把那颗药倒了出来,是一个红色的药丸,托在手心里,道:“龙珠,你可要想清楚了,吃下去,再想吐出来了,可就吐不出来了!”

“我已经想清楚了,不用再考虑了。”龙珠语气坚定。

“那好吧,你把嘴巴张开!”

龙珠想都没想,真的把嘴巴张开了!

“龙珠,你不要吃啊!”屈利通在旁边看着,吓得浑身瘫软,头发尽湿!

李承乾目光冷峻,阴沉着脸看着他们。

苏婉说:“龙珠,我给你最后一次考虑的机会,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你看到没有?

屈利通并不在意你的生死,你要不要再重新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但是,你们说话要算数,我吃下这颗药,死了之后,你们一定要把屈利通放回去!”

“那是自然。”

只见龙珠把眼睛闭上,张大了嘴巴,身体挺直。

龙珠想也没想,便把那颗红色的药丸塞进了自己的嘴里,吞了下去。

屈利通把龙珠抱在自己的怀里,喊道:“龙珠,你怎么这么傻,你死了我怎么办?”

“我死了,你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要不然这颗药我不是白吃了吗?”

屈利通说不出话来。

可是,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龙珠只觉得体内十分顺畅、安然,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现象发生。

她问苏婉:“你给我吃的到底是什么药?”

“你真是个痴情的女子啊,我怎么能忍心杀你呢?

我给你吃的是安胎的药!”

原来,龙珠已经怀孕了。

那怀的孩子自然是屈利通的了。

屈利通就问:“你怀孕了?”

“是啊。”

“你怎么早没和我说?”

“你那么粗心,只知道风流快活,哪里会知道这些呢?”

苏婉听了,和李承乾对看了一眼。

真是生死关头见真情啊!

苏婉又说:“屈利通,我说话是算数的,我现在可以把你放回去。

但是,龙珠不能放!

你是离开,还是留下来?”

屈利通想也不想,道:“我哥还在家等着我呢,我当然要回去了。”

“那么,他们母子在这里,你放心吗?”

“龙珠有你们照顾,我很放心!”

苏婉叹息了一声,对龙珠说:“你听到了没有?这就是你的夫君,你愿意为他去死,可是,他却只知道为自己着想,哪里顾得上你们母子呢?”

虽然龙珠的心里也很失落,可是事已至此,她也希望屈利通能够平安无事。

两个人能活一个人,也是好的嘛。

于是,李承乾让手下人给了屈利通一匹马:“你现在自由了,你可以走了!”

屈利通头也不回,真的翻身上马走了。

龙珠瘫坐在地上,眼泪流了下来。

“你暂且在这里受点委屈,我们给你安排一个单独的营帐,你别想着逃跑就行了。”苏婉把龙珠从地上扶了起来。

龙珠说:“怎么可能会逃跑呢?”

苏婉安慰她说:“你也不要难过,世上的男人都是这样,只顾着自己风流快活,哪里管女人的死活?

只顾着自己逃命,哪里还顾得上别的呢?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被别人追杀的时候,夏侯婴赶着车,车上有刘邦和他的一双儿女。

眼看追兵越来越近了,刘邦急了。

他觉得儿子和女儿在车上加重了车的重量,车跑得太慢了,于是,他用脚把两个孩子踹了下去。

夏侯婴一看,赶紧跳下车去,把两个孩子又抱上了车,如此反复几次。

你看到没有,男人的心就是这么样的狠呐!

那是活生生的孩子,你这孩子还没出生呢,所以,你也不要怪他,也不必伤心难过。”

龙珠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我希望将来你们能够放过我父王。”

“我们也想呀,可是,你写去的信还没有回音呢。看来,你父皇也不会听你的劝告的。”

吐蕃,逻些。

秦英到达这里之后,先是在街市上转了几圈,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和道路交通情况。

他发现这里真是个好地方。

昔日,他去过高昌、焉耆,觉得吐蕃和那里的风景不太一样,这里属于高原地带,虽然空气少了点,阳光却很灿灿。

秦英心想太子给我写了一封信,要我亲自交给松赞干布,那么,我要不要先去见见松赞干布呢?

他又想起松赞干布有一个宠幸的大臣,名叫大相尚囊,听说那个人很不错,不如先去拜访他吧。

于是,秦英打定了主意。

晚上二更。

风呼呼地吹着。

秦英换上了一身夜行衣,身上带上了应用之物去大相尚囊的府上去拜访他。

他心想我还是不要走正门的好。

我先探路。

他一纵身,跃上了墙头,远远地看见有一间房间里亮着灯。

他悄悄地摸了过去,从墙头上飘然落下,摸到了那个房间的后面,用手捅破窗户纸,偷眼向里面观看。

只见房间里有一个男人被捆绑着,跪在了地上。

在那个男人的左边,站着一位身材高大的男人。

在他的正面,有一位女子正在说话,只听那女子说:“大相尚囊,我不想这样对待你,可是,这都是被你逼的呀。

如果照你们这样搞下去的话,恐怕要不了多久,吐蕃就要被大唐所灭了。”

跪在地上的那个人正是大相尚囊。

只听他说:“公主,请你们一定要冷静,不要和大唐为敌。

如果你们一定要这样做的话,将来后悔晚矣。”

原来,西突厥和焉耆都派出使者来,向吐蕃求援。

吐蕃内部意见不一致。

松赞干布和大相尚囊主张与唐朝联盟,夹击焉耆。

他们认为焉耆的所作所为太不道义了。

可是,尺尊公主和松赞干部的叔叔论科耳却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吐蕃真正的敌人并非焉耆,也不是西突厥,而是李唐,支援焉耆,就等于救自己。

他们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尺尊公主是个有魄力的女人,他打算让论科耳率兵一万支援焉耆。

恰巧这件事被大相尚囊知道了。

大相尚囊苦劝,可是尺尊公主不听,执意要这么做。

“如果你们要真的这样做的话,我必须报告给松赞干布。”

为此,尺尊公主十分恼火,带领手下的侍卫径直来到大相尚囊的府上,把大相尚囊给捆绑了起来。

尺尊公主说道:“你和松赞干布都是糊涂人。

李唐最是狡猾不过,他们对于我们西域诸国,表面上是平等友好的对待,其实,并非平等,也并非友好!

他们采用的策略是稳住,然后进行各个击破!

去年,他们消灭了东突厥,今年又消灭了吐谷浑,紧接着又去攻打焉耆,难道都是他们的理吗?

人家国家强大了,怎么说都有理。

李唐就相当于当年的秦国,咱们西域诸国就相当于当年的六国,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怎么你们就看不明白呢?

如今,西域诸国之中,比较有实力的就是我们和西突厥了,相对来说,我们的版图最大!

虽然焉耆的面积小了一点儿,但是,突骑支挺有胆量。

这一点倒是值得肯定的!

人家的葡萄酒卖得好,赚了很多钱!

国家有一定的实力。

如今大唐兴不义之师去攻打焉耆,我们当趁此机会支援焉耆。

这样把战场放在焉耆不是更好吗?”

大相尚囊苦劝:“尺尊公主,你说错了!

焉耆的所作所为,不用我多说,你们比我心里清楚!

像这样不道义的国家,就活该挨揍!

天可汗派兵去攻打焉耆,是理所应当的。

有史以来,凡是和中原大国对抗的,都没有好结果。

最厉害的就是东突厥和匈奴!

想当年,匈奴多么厉害,冒顿曾经率领四十万骑兵把汉高祖刘邦包围在白登山上。

可是,数十年之后,又怎么样呢?

匈奴被汉武帝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最终,匈奴还是被汉朝所灭!

东突厥也曾经有上百万的兵力,甚至有吞并中原的野心,但是,最终的结果又怎么样呢?

还是被李靖灭了。

吐谷浑曾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民族,出了很多英雄。

可是他们侵犯大唐的边境多达二十余次,要诛杀唐朝的使者,最终惹恼了天可汗,也被唐军所灭!

纵观历史,凡是和中原大国对抗的,无论是汉朝、隋朝还是唐朝,咱们都不是人家的对手啊。”

尽尊公主听了这话,冷笑了一声:“你说的有点危言耸听了吧?

想当年,隋炀帝是多么的厉害!

他率领一百多万的军队去攻打高句丽,结果怎么样呢?

被人家高句丽打得大败而归,死伤了数十万人马。

高句丽不过是一个小国,他们隋军都不是高句丽的对手!”

大相尚囊摇了摇头:”公主,你说错了。

隋炀帝是隋炀帝,李世民是李世民,他们两个人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李世民平定天下的速度是有史以来最快的了。

那些诸侯割据的势力像薛举,薛仁杲,王世充,刘武周,窦建德,刘黑闼等人,哪一个不是带甲几十万?

到最后,还不是被李世民所灭?

隋炀帝只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

虽然说他平定了南陈,但是,平定南陈的真正的统帅是高颎,并非他呀,

李世民用兵如神。

虽然李承乾还很年轻,但是初露锋芒,人家谈笑之间就消灭了吐谷浑。

我们只有和大唐友好相处,才能换来长久的安宁。

如果因为焉耆,和大唐闹翻的话,那将是得不偿失!

而且,据哨探来报,高昌和西突厥都已经和大唐签订了协议,不再派兵支援焉耆了。

单凭我们吐蕃单方面的力量去支援焉耆,那能行吗?

你们再往深处想一想,为什么人家都和大唐签订了协议,不愿意支持焉耆呢?

尤其是西突厥,西突厥和焉耆可是联了姻的。

龙突骑支的女儿龙珠嫁给了屈利啜的弟弟屈利通。

这样的关系是多么的牢固,但是,人家西突厥都不出兵了。”

论科耳咳嗽了一声:“我作为松赞干布的叔叔,我自然希望我们吐蕃能够发展壮大起来,

若是将来我们吐蕃能够统一整个天下,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可是,现在看来,松赞干部是一个糊涂人。

他根本就看不清楚形势啊。

他因个人的小义而忘记了国家的大义。

不错,上一次,李承乾和苏婉来到我们吐蕃,帮着咱们报了仇。

但是,这属于个人之间的小义啊,不是国家大义。

咱们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而忘记了整个吐蕃的利益呀。

这就让我想起了当初楚汉相争之时,项羽发现刘邦已经有点儿蠢蠢欲动,不安好心了,所以,项羽打算第二天早上发兵灭了刘邦。

那时,刘邦有十万兵力驻扎在霸上,项羽有四十万军队驻扎在鸿门。

如果项羽顺利地实施了这个军事打击的计划,那么,刘邦就彻底完了。

可是,遗憾的是,那一天的晚上,项伯居然骑着马来到了刘邦的军营。”

“他为什么要去刘邦的军营呢?”

“因为他和张良的关系非常好,张良曾经救过他的命,所以,他不忍心看着张良去死,

项伯去给张良送信,让张良赶紧逃跑,可是,这么一来,张良又怎么可能一个人独自逃跑呢?

于是,张良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刘邦。

刘邦善于演戏,说什么要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把项伯给忽悠住了。

又给项伯送了礼,让项伯回去以后,向项羽讲情。

说刘邦没有野心,也没有异心。

于是,项伯真的回来了,在项羽面前替刘邦讲好话。

项羽竟然取消了军事打击计划。

第二天,项羽设了鸿门宴,让刘邦过来参加,把事情解释清楚。

你们说,这项伯是不是个糊涂虫啊?

他因为个人的小义而忘记了国家的大义。

如果他不给张良送信的话,刘邦还蒙在鼓里,等到第二天拂晓,项羽的四十万大军开过去,刘邦立即土崩瓦解。

所以,项羽之败就败在他叔叔是个糊涂虫的份上。

而我作为松赞干布的叔叔,你说我能重蹈项伯的覆辙吗?

无论如何,我也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能再受大唐的蒙骗了。

可是,遗憾的是,松赞干布也很固执,我已经劝说他很多次了,他听不进去呀。”

大相尚囊说:“论科耳将军,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咱们现在和大唐的关系与当初项羽和刘邦的关系并不一样。

项羽和刘邦同时隶属于楚怀王,他们都是楚怀王手下的将领。

当他们共同灭了秦国之后,开始争夺天下,

而我们吐蕃和大唐是平等的,我们之间本来也没有矛盾。

可不像刘邦和项羽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那种关系。

咱们完全可以友好地相处,开通互市,发展贸易,咱们吐蕃人喜欢大唐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大唐也喜欢咱们的一些特产,这样不是很好吗?

干嘛要刀剑相向呢?”

尺尊公主叹息了一声:“再次说道,就拿秦和六国来说,六国之间必须要相互团结才能击退秦军。

曾经信陵君两次把秦军打入函谷关,再也不敢出来了。

而遗憾的是赵国在遭受了长平之战的重创之后,仍然多次和燕国发生战争。

你说他这不是自毁根基,自取灭亡吗?

如果赵国能明白这个道理,和燕国团结起来,共同对抗秦国的话,他们也不会那么快被灭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