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钧见段阳荣如此坦率地直言武廷的种种不公,心中为之一动,眉头微挑,轻声说道:
“段将军,既然你已坦诚至此,本王也就不再绕圈子了。”
“如今的武廷,软弱且腐败不堪,朝堂之上尽是昏君奸臣,他们一心享乐,对百姓的生死困苦全然不顾,甚至一次次卑躬屈膝地向异族称臣。”
“面对这般朝廷,将军又何苦继续为其效力?何不顺势另寻一条光明之路?”
这话已然说得十分直白,段阳荣自然明白苏钧话中的深意,他并未急于回应,而是沉默不语了。
过了片刻,才神情郑重地回道:
“在下也一直渴望能寻得一条光明的出路,更不忍心看着治下的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若王爷能始终善待百姓,那在下愿意率领全城百姓,归附于王爷麾下!”
此言一出,苏钧顿时满脸兴奋之色,当下豪迈地挥手说道:
“好!段将军果真是忠义且明智之人,本王坚信,你今日的决定,日后必定不会后悔。”
“本王在此,当着将军的面郑重承诺,日后必定善待天下所有百姓,若有违背,愿受下油锅、千刀万剐之刑!”
苏钧如此坚定的承诺,让段阳荣对他的印象愈发深刻,也更加明晰自己该何去何从。
实际上,自苏钧举义成功以来,已有不少如段阳荣这般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原的未来只能寄望于苏钧身上。
这也正是段阳荣听闻苏钧亮明身份后,不仅不排斥,反而极为敬重的主要原因。
随着双方将话彻底说开,接下来的氛围愈发融洽,彼此相谈甚欢。
进而谈到了实际的规划,既然段阳荣准备投靠苏钧,那么便可依托襄州城,让苏钧一方谋取荆楚之地。
当然,这绝非仅凭口头几句话就能实现的目标,还需从长计议,更要耐心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
在得知苏钧等人打算过境离开荆楚,段阳荣提议道:
“倒不如让全真教在荆楚境内落地生根,依我看,西面的武当山便是个绝佳之地,可在武当山上重建一座山门。”
听到这话,苏钧不禁微微一愣。
此时的武当山上尚未有大型门派,距离张三丰创立武当派,尚有百年之久。
若全真教先行占据武当山,日后的武当派或许便不会出现了。
这时,丘处机笑着说道:
“掌门,段将军所言极是,既然我们有意向荆楚进兵,让我们驻扎于此,倒也颇为合适。”
“如此一来,我们既能为王师提供助力,又能让教中众人免于长途奔波之苦,况且荆楚乃南北交通的要冲,此后无论去往何处,都相对便捷。”
苏钧回过神来,思索一番后,觉得丘处机所言在理。
至于是否会改变武当派的诞生,苏钧心想,自己的出现已然改变了诸多事情,往后的发展,必然与原本的轨迹大不相同了,不必再多想。
稍作迟疑后,苏钧摆手说道:
“嗯,丘真人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大家先进入襄州城休整,劳烦丘真人你们几位前往武当山实地勘察一番,确定新的宗门地址,而后着手重建全真教山门。”
丘处机等人恭敬地领命道:“是,谨遵掌门法旨!”
又商议了一些其他事宜后,段阳荣先行告辞离去。
原本他打算与苏钧等人一同返回襄州城,但顾及被他人瞧见,便决定先走一步。
“王爷,那末将就先在城中等候您的到来了!”
段阳荣骑在马上,朝着苏钧恭敬地拱手告辞。
苏钧亦拱手回应:“好,咱们城内见!”
待段阳荣率领众多士兵离开后,苏钧吩咐众人分成数十股,依次陆续进入襄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