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华人第一导 > 第261章 两亿票房,华宜上市!!

第261章 两亿票房,华宜上市!!(1 / 2)

“《画皮》有没有可能破两亿?”马大河转过身来,目光热切询问。

虽然到现在电影算得上成功了,但他想要票房,更上一层楼。

乌尔汕半天没开口,沉吟几秒说道:“难啊!”

“陈囯富的《风声》,固然因我们电影,票房受到极大影响,但同时,《画皮》有了不小阻力。”

“破两亿,希望不大。”

乌尔汕比所有人都希望,《画皮》有两亿票房。

这对他来说,将是十分瞩目的履历。

说不定老板一高兴,让他去好莱坞了呢?

对宁昊和徐浩峰,乌尔汕心里无比羡慕。

一个拍了《记忆前世的人》,从老板手里拿剧本,据说要冲击明年戛纳电影节。

一个去了《惊天魔盗团》剧组,虽然没有话语权,但等于向好莱坞迈出关键一步。

乌尔汕做梦都想去好莱坞,《画皮》成功,让他看到了一种可能和希望。

宁昊徐浩峰他们,现在名气大,但当初第一部作品,票房均没有破亿。

乌尔汕第一次拍电影,就成为国内新的亿元大导演,已经非常厉害了。

不夸张说,比当初宁昊和徐浩峰,还要耀眼三分。

当然,《画皮》能有如今票房,除了公司支持,跟当前市场变大,有一定关系。

不过,破亿就是破亿,再多理由,也无法遮挡乌尔汕光彩。

“最重要是,《建国大业》不久吼会上映。”乌尔汕顿了下,说出最担心的地方。

“到时候,《画皮》排片和热度,将会进一步下降,两亿票房,没有可能。”

马大河闻言,沉默了,认为乌尔汕分析中肯,很有道理。

《建国大业》现在,在华影全力宣发下,热度高到吓人。

若非《风声》和《画皮》正在热映,恐怕会被压下去。

不过坚持不了多久,等到《建国大业》真正上映,相信一切都变了。

“华宜即将上市了,也不知能否成功。”乌尔汕突然问起这个。

马大河摇头说道:“难说啊,搞不好真会成功。”

乌尔汕见状,转身离去。

马大河心里门清儿,知道华宜上市,让公司不少人心思浮动。

毕竟对面不少演员,认购了华宜原始股,从打工仔到股东身份转变,谁不想要?

不说股份增值带来的财富了,光是身份变动,带来的阶级跃迁,足以让被少人失去理智。

乌尔汕看似随意一句询问,却代表着苗头,已经出现。

“或许,该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隐患?”马大河喃喃自语。

…………

当《风声》票房成功破两亿,来到2.045亿票房,《画皮》1.81亿票房时,《建国大业》正式在国内各大院线上映。

作为百位明星零片酬出演,尽管是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在市场上表现出,非一般强势。

上映半日,票房就超过了1500万。

等到第一天过去,成功突破了2000万大关,取得了开门红。

等到一周过去,《建国大业》成功把《风声》和《画皮》挤到一边去了,一家独大。

此时,各大城市,但凡走进电影院的观众,绝大多数,是奔主旋律电影去的。

虽然其中不乏单位学习包场,但票房给力啊!

首周票房1.24亿,超过了当初吴白鸽的《赤壁上》,而且口碑,好太多了。

《建国大业》强劲表现,让不少业内人惊呼,感到头皮发麻。

许多人难以置信。

陈无极瞪大眼睛,死死盯着《建国大业》票房数据,涩声问道:“什么时候,主旋律电影,能有这么高票房了?”

“观众不是厌恶乃至排挤主旋律电影吗?”

若非亲眼所见,陈无极根本不愿意接受现实。

哪怕见到了,一时半会,也难以接受。

想想自千禧年以来,他拍的电影,几乎没有成功。

《无极》、《梅兰芳》等电影,票房均在两亿以下。

破亿,是靠金棕榈名头撑起来的。

不过陈无极知道,随着时间推移,他的金棕榈奖杯,会越来越不值钱。

《建国大业》这样的主旋律电影,一周票房,差点超过他的《梅兰芳》,着实给了巨大心里冲击。

陈红抬头,美目看了过去,让她来分析《建国大业》大卖原因?

她怎么知道!

斟酌片刻,陈红说道:“或许跟李轩有关系?”

陈无极人麻了,疯狂摇头问道:“李轩不过客串个角色,能让票房增加这么多?”

“难道他真是票房灵药!”

“……”

这个问题,没人能给出答案,可事实是,有李轩参与的项目,电影往往大卖。

有时候,不信邪不行!

犹豫两家,陈无极两口子,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现实。

值得一提是,《建国大业》是主旋律电影,所以对演员名气,没有多大增幅。

唐国强等人不用说,老戏骨了,且家喻户晓,根本不需要一部电影来证明自己。

偏偏这部电影,虽然是群像戏,但走进电影院观众,绝大多数是去看教员的。

哦,也看光头,不过是看他吃瘪!

其它人演的角色,或许有高光时刻,比如陈琨、胡鸽、李轩,令人印象深刻,但名气没多少增幅。

要说好处,恐怕是路人缘和隐性好处吧?

《建国大业》上映两周,票房成功破两亿。

而且次周实现逆跌,票房比首周还要高,七天砍下了1.32亿票房!

两周时间,2.56亿!

超过了老谋子当初的《英雄》!!

业内震动。

连新画面的张卫平,也有些坐不住了,把张义谋喊来。

这些日子,两人爆发了多次争吵,哪怕是合作者关系,也快到了两看相厌地步。

张义谋来时,板着脸,没给半点笑容,沉声问道:“什么事?”

闻言,张卫平心中升起无名火,想要质问,你这是什么态度?

可想到有正事,他把怒火按了下来,认真问道:“老张,《建国大业》一部主旋律电影,两周票房比我们的《英雄》还要高。”

“不应该啊!”

“不会是韩三坪,为了讨好上面,让华影搞小动作吧?”

你还别说,以华影体量,韩三坪权势,真想在《建国大业》上,搞点动作,轻而易举。

可惜,张义谋注意力根本不在在上面,而是呵斥道:“什么我们的《英雄》?”

“那是我的电影!”

“……”张卫平被噎了下,见张义谋跟吃了枪药一样,只好服软道:“好好好,你的电影。”

“《建国大业》票房咋那么高呢?”

张卫平百思不得其解,继续追问,张义谋冷静分析道:“电影拍的不错。”

“且是国庆节,一些事业单位和学校组织人,去包场看,一来二去,票房不就上来了吗?”

“嗨呀!”张卫平恍然大悟,想通了。

“我怎么没想到,这一节呢?”

“是啊!全国那么多地方,每个地方包场一次,带来票房都不少,更别说,有些人不止包一次。”

“且本身电影质量不错,吸引了一些观众,走进电影院,《建国大业》票房高了,就不足为奇了。”

想明白了,张卫平不再羡慕,看向华影方向,隐隐带着羡慕和不屑。

羡慕是,《建国大业》有人包场,票房高,华影业绩好了许多。

肯定能赚钱!

不屑是,靠着“作弊”得到的票房,终结落了下乘!

…………

两周后,《风声》和《画皮》先后下画。

《风声》截止下画,票房2.11亿,比前世少了两千多万。

尽管如此,华宜王家兄弟,给陈囯富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

不管怎么说,电影赚钱了,票房破两亿,让华宜上市成功,增加了把握。

值得庆贺!

华宜举办庆功宴,汉风也热闹无比。

《画皮》总票房1.89亿!

相比陈囯富的《风声》,少了两千多万。

且距离两亿门槛,只差一脚,不得不说,这是不小的遗憾。

宴会中心,自然是新晋亿万大导演乌尔汕,受到各界人士祝贺,让他风光无限。

作为汉风导演,第一次拍的电影,取得如此辉煌成功,被业内看好,风光是正常的。

席间,宁影杨厂长郑重向乌尔汕表示感谢,并承诺,以后会加强跟汉风合作。

让马大河十分高兴,意味着,汉风多了个盟友,势力进一步增强了。

风光之下,乌尔汕心中有着遗憾。

可惜了。

如果《画皮》破两亿该亿多好?

如果是这样,他完全可以向老板开口,询问好莱坞的事。

事情不圆满,只能等等了。

两边庆祝时,《建国大业》火热上映,票房来到了3亿。

可谓票房长虹!

一路狂飙,按这趋势,四亿真有希望。

现在,不少人彻底震麻了,再也不敢小觑主旋律电影,同时,对韩三坪有了一丝忌惮。

自家电影上映,如果来部《建国大业》级别电影,绝对是有苦难言。

幸好,主旋律电影一般放在国庆期间。

避开国庆时间段,问题不大。

华影。

韩三坪脸上带着惊喜,高兴道:“好哇。”

“没想到《建国大业》成绩这么好,有希望超过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2》。”

“如果真做到了,让我给上面有了交代。”

他说的是内地票房,《变形金刚2》海外票房超八亿了,且是美元。

再来一部《建国大业》,也不是人家对手。

韩三坪放眼国内,只要内地票房超了,也是好事。

“没错。”汪昆全喜滋滋道:“《建国大业》给了我们惊喜。”

“票房可喜,证明内地市场活跃,增长迅速,这些跟韩董您当初决定拍大片,盘活市场,分不开关系啊。”

韩三坪上台时,面对好莱坞大片冲击,侧重发展文艺片还是商业大片,众说纷纭。

老一辈导演众多,且大多出身学院派,所以支持前者。

他们认为,用文艺片,来抵抗好莱坞大片文化入侵。

至于商业片,倒不是说不拍了,只是支持力度要放在文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