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部长认为,嘉陵机器厂是承接摩托车项目最合适的选择。
他立即给嘉陵机器厂的厂长打了一个电话,简单介绍了白杨的摩托车项目,并要求嘉陵机器厂尽快派人来四九城,与白杨进行详细的洽谈。
嘉陵机器厂的厂长接到周部长的电话,感到非常惊讶,也很激动。
白杨的名声在外面或许不大,但在内部,那是响当当的,级别越高的,越是知道白杨这两个字的含金量。
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嘉陵机器厂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他立刻召集厂里的领导班子开会,商讨这件事。
“厂长,这个摩托车项目,我们一定要争取下来!”一位负责技术的副厂长激动地说道,“这可是个好东西啊!比自行车快,比汽车省油,肯定有市场!”
“没错!”另一位负责销售的副厂长也表示赞同,“只要我们能把这个摩托车生产出来,销路肯定不成问题!说不定还能出口创汇呢!”
厂长点了点头,说道:“大家的意见我都听到了。这个项目确实是个好机会,我们不能错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不小。这个摩托车技术,我们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能不能消化吸收,能不能顺利生产出来,这都是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们这次去四九城,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要详细了解这个摩托车技术,评估我们自身的生产能力,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嘉陵机器厂的领导班子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全力争取摩托车项目,并立即组建一个由技术、生产、销售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前往四九城。
……
刺耳的汽笛声响起,一列绿皮火车缓缓停靠在站台。
车厢门打开,嘉陵机器厂厂长李卫国率先走了下来,身后跟着一众厂里的技术骨干。
他们一个个都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脸上带着几分兴奋,几分忐忑,还有几分掩饰不住的疲惫。
毕竟,从西南腹地一路颠簸到这四九城,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李卫国整了整衣领,深吸了一口气。
他握紧了手中的公文包。
按照事先的约定,他们应该直接去研究所与白杨会面,商谈技术合作的具体事宜。
然而,现实却给了李卫国当头一棒。
来接他们的,不是研究所的人,而是一辆黑色的轿车,以及一位穿着笔挺制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
“你们是嘉陵机器厂的同志吧?”中年男子声音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卫国连忙上前,递上介绍信:“我是嘉陵机器厂厂长李卫国,这位是……”
中年男子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介绍信不用看了,我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周秘书。白杨同志临时有重要任务,不能亲自接待你们了。你们跟我来,先去部里。”
李卫国愣了一下,重要任务?
什么任务能比和他们的合作更重要?
他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但还是压下了心中的疑惑,跟着秘书上了车。
轿车在宽阔的长安街上飞驰,两侧的建筑飞速掠过,红墙绿瓦,庄严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