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卡雷达属于2.5代雷达,而有关天线装置,有意思的是,在1990年以后,龙国引进当时风头几乎盖过全球的苏27战机。
但其内部装载的雷达依旧是倒卡雷达。
其中的倒卡就是倒置卡塞格伦天线,也就是大多人所说的“倒卡神器”
而同期的三代机F15和F16等,都已经开始采用了平板缝隙天线。
毛熊生产出的战机,可以看出其优秀的气动布局和数学功底。
但电子工业方面,这一时期虽然还未拉开差距。
但随着下一年毛熊军方彻底下马半导体研究,在电子信息领域,与西方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
在白杨的指挥下,众人将外置的零部件组装完成,最后连接上crt显示屏之后,便率先启动了起来。
没错,这款雷达还需要提前热机。
刚好高领导那边已经派人去飞标靶机了,其实也就是类似于导弹的飞行器。
没过多久,高领导的身影便折返了回来。
“白所长,标靶机已经设置好了,你这里准备的怎么样了?”他走过来之后,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已经可以了!坐标定好了吗?”白杨指了指已经亮起来的显示屏,测试波界面已经开始显示了。
“定好了,在五十公里以外。”
“等下次装载在验证机上之后,我专门申请一个飞机来测验雷达。”高领导保证道。
在他们的研究计划中,歼5并没有装备雷达的计划。
因此,当然也就没有去做飞行测试的想法。
然而白杨研究所这个研制出来的雷达,却又是一个远超他想象的新型雷达。
单单就是一个范围达到一百公里以外的机载雷达,就已经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了。
他记得,他们还准备引进的米格19雷达,最大的探测距离也才三公左右。
不过这个体型和重量摆在这,雷达的功率肯定也会大上几倍。
不过想将其带上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此之外,按照白杨所说,这还是一台全天候雷达探测器,这个功能的影响,对于整架战机与飞行员而言,都是超乎想象的。
……
“没想到啊,你们研究所还藏着这样的人才。”在准备阶段,高领导想到了什么,又忍不住惊诧了一声。
若说白杨现在进行的研究,大部分都还在机械空气动力方面。
而雷达技术与战机,可就是两码事了!
一个电子技术,一个机械技术。
好在这项技术是另一个人研究突破的,虽然也是白杨研究所的人,但也算是让他松了口气。
若不然,他不敢想象白杨的极限到底在哪。
若是白杨知道对方的想法,只能无奈的表示,他的极限在哪,取决于系统的奖励极限。
当然,龙国的基础工业极限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