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因为这次的福利改革,是太多的官员们的一些利益,被剥夺了而转移到更下一层的下级了,所以他们就不干了,有些人就蠢蠢欲动的想要跟李恪提一些意见。
李恪听到他们说来说去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是想为了自己有更多可以享受的东西,而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不关心老百姓到底是怎么样过的,他就不想听了,听多了既也疲倦了,所以后面再有人来求见他,他就一律说:“除了关于讨论这次改革的事情的人,其他一律不见。”
那些官员们在私底下可按耐不住了,皇帝可最能坐得住,可他们就坐不住了,自己手里面的钱看着马上就要流转到那些平民手里了,他们怎么能心甘情愿的呢,于是几个人坐在了一起,美其名曰的讨论公务,就是拉帮结派的想要弹劾李恪。
“你们觉得这次的事情合理吗?为什么咱们手里的钱就要平白无故的流转到那些平民手里呢?明明他们什么也没有干。”
地位最高的中书省侍郎说
“就是岂有此理,这皇帝每天待在皇宫里什么都不干,就光想一些办法来剥夺我们的利益,咱们手里的钱有多少每天他也不算算,养家糊口都很困难,最后来跟我咱们说他需要咱们的帮助然后要咱们出一份钱,本来也就没有多少再给他点儿,叫咱们怎么活呀。”
底下的小官随身附和道。
“既然这样的话,那咱们就合理的请愿下,大家都签上名字,然后由我交给皇帝,让他来觉得这件事情,到最后看一看他会不会考虑一下咱们的手里的资源,咱们这么做其实也不是什么,就是希望它好的再考虑一下这件事情,不要做的那么冲动,那么盲目。”
“咱们也不是不让他实行这个计划,只不过它里面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可它可以再改一改呀,也不一定要做的这么极端,这么急促吧。”
那些官员们坐在一起道貌岸然肥头大耳的在那里讨论着这件事情,还以为自己特别有理的洋洋自得。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这个文侍郎真的写了一本奏折告知皇帝,他们有十二个人对于皇帝的这件事情,哪儿哪儿哪儿有不满。
希望皇帝作为一个明君,听从一下他们的建议和改正一下这里面不对的地方,既要照顾平民百姓的利益。
也不能真的不考虑贵族的一些需要,这些虽然只是他们一个官员小小的要求,但是也能看得出来,从他们这儿有不满,也就有许多人都心里积压着,有不满的地方。
只是碍于皇帝这么一时兴起与激动,所以就没有敢说出来,希望李恪审视一下自己,改正一下这次的改革。
【但是这本奏折写的时候用的并不是白话文,而是古文,所以语气非常的婉转,有些话也十分的隐晦,如果你对古文参悟得不透的话,甚至不能明白它里面有一些暗渠到底指的是什么。】
李恪看到这首歌奏折的时候气得他脸色都变了,当场就把奏折摔到了地上并且大吼着说
“好呀,这12个人不是对我的政策有意见,有想法吗?那就把他们拉到地牢里一个一个的给我好好去想一想,到底还有什么地方是不对的。”
“我看他们看的还不清吗?一群胆小如鼠的人,没有人撑腰就不敢告诉我他们的想法,现在还给我弄一个请愿书,真的是太大胆了,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么公之于众的反驳。”
“最后他们还觉得自己的建议非常好,我就让他们好好的去避门思过让他们好好想想,到底这个政策是怎么样的。”
诺
就这样在当天十二个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平民百姓,居然要求皇帝更改福利政策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大家都知道这次皇帝居然为了百姓们付出了这么多,居然真的想要改变现在这个现状,让一些平民百姓真的为之动容。
没想到这几个官员真的是大难临头了,还以为皇帝会听他们的劝,最后把政策稍微改一下,毕竟官员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谁知道皇帝竟然一怒之下把他们几个关进了天牢,让他们进去好好的思过一下,如果他们不好好的更改一下自己的言行和行为,估计到最后也是出不来了,毕竟天老几个人进去就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活着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