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籍待遇提升,本来就给他们多了一条可以谋生的活路,不怕一不小心因从事买卖被当了商籍人员充军,这个事情还真的发生过。
在隋末地方征军时,为了征炮灰,直接封锁了一座城市的集市,然后把在里面摆摊开铺的商贩全都当做商籍给征用了。
或者是乡野赶集的时候,直接封了赶集场所,把那些从家里带土特产来集市贩卖的农户,直接当商籍抓走,你辩论说自己是农籍,可是对方直接说你从事商贾买卖,就是商籍,再多说一句,那就是一顿鞭子或者是把你绑在柱子上不让你吃饭。
但李恪为了商业发展,直接把把商贾当炮灰这种法律规定给废了,并且张榜成白话文告示,贴在大唐的每个十里亭中,张榜三年。
所以现如今乡野之间的商贸也变得络绎不绝,那些土地贫瘠的地方,也开始组团经商了。
当然了,也包括那些地主。
现在大唐要开放的就是工籍了,工籍的开放,又会解放一大批的生产力,当农、工、商三籍的地位相差无几时,这三籍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
况且第一次工业革命现在已经开始了,提前解放这三籍的劳动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当然了,对于这种情况,对于协同李恪管理大唐的士大夫阶层,自然是极为不满的,他们在朝堂上不敢直接怼李恪,但是一直在说什么孔孟之道,说什么战国时期的齐国商贾之害,减削商贾政策本来就已经是不对了,现在还要给那些工匠以同品阶待遇,这可就太过分了。
当然了,这些官员的抗议,李恪并没有当做一回事,因为他知道这群官吏的底线,李恪这次并没有碰到这群官吏的实际底线,同品阶待遇,连个官名都没有,比以前的那些遇到受宠的直接给个什么爵位官职之类的,李恪给那些工匠的仅仅只是待遇问题。
而且一点权力都没有。
以前对于那些受宠的人员,有名有待遇,还时不时的有实权,现在的这些,仅仅只是同待遇问题,离他们的地线还差的远。
甚至比之前的官吏制度改革,这类触碰的底线都不如。
官吏制度动的是底层官员的大饼,这些高层级官员并不认为这是威胁,毕竟在这个封建制度下,从底层官员到中层官员之间,为官能力仅仅只是升官的一个指标,并不是绝对性的
中层以上,也就是六品官员以上,在官员这个圈子里,才真正算得上士这一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