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提出解决方案(1 / 2)

经过一番殚精竭虑的努力,夏晓东终于整理出了一份初步的解决方案。每一个条款,每一行字,都凝聚着他这段时间的心血与思考。此时的他,满怀期待却又略带忐忑,准备与李教授以及团队成员们进一步探讨完善这份方案。

夏晓东紧紧握着手中的方案,仿佛那是拯救团队的希望火种。他匆匆来到李教授的办公室,轻轻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他推开门走了进去。李教授正坐在办公桌前,看到他进来,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示意他坐下,随后关切地问道:“晓东,解决方案整理得怎么样了?”

夏晓东赶忙将方案递到李教授手中,语气中透着一丝急切:“教授,我按照您之前的建议,又结合同事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精心整理出了这份初步方案。您帮忙仔细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完善。”

李教授接过方案,眼神立刻变得专注起来。他一页一页地认真翻阅着,时而微微点头,似乎对某些内容表示认可;时而又拧紧眉头陷入思考,显然是发现了需要改进之处。整个办公室安静极了,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看完后,李教授放下方案,扶了扶眼镜,缓缓说道:“晓东,这份方案的整体框架很不错,看得出你思路很清晰。就拿规则合理性方面来说,工作分配与待遇挂钩这个想法非常好,抓到了问题的关键。但在具体实施细则上,还需要再下下功夫,进一步细化。比如说,到底如何准确评估工作难度,怎样依据难度合理调整待遇,都得有明确且可操作的标准。”

夏晓东恍然大悟,连忙拿起笔在本子上记录下来,诚恳地说道:“教授,您说得太对了。我确实在这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周全,有些操之过急了。那您觉得应该怎么制定这些标准才合适呢?”

李教授靠在椅背上,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认为可以成立一个评估小组,成员的选择至关重要。这个小组里,既要有各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对部门整体工作情况比较了解,又得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基层员工,他们对实际工作的细节和难度有着切身体会。在评估工作难度时,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像工作的复杂程度,有些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涉及众多细节,容易出错;所需技能,不同的工作对专业技能要求差异很大;还有完成时间,一些紧急任务对时间要求苛刻,这也会增加工作难度。至于待遇调整,不妨设立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相应合理的薪酬和奖励增幅,这样员工能清楚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可能得到的回报。”

夏晓东一边快速记录,一边点头称是:“这个办法好啊,教授。这样一来,评估过程就会更加公正、科学,大家也会信服。对了,教授,沟通方面您看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李教授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接着说道:“沟通方式的优化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不过,关于简洁明了的模板,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更细致的设计。比如说项目进展汇报,要突出关键节点、完成进度以及遇到的问题;问题反馈则要明确问题的具体表现、出现的频率以及对工作的影响等。分别设计针对性的模板,能让大家填写起来更加方便、准确。另外,虽然将信息更新频率改为三天一次,看似合理,但还是得建立有效的提醒机制,不然很容易有人因为工作忙而忘记。”

夏晓东深表认同,点头说道:“确实,提醒机制太重要了。我这就安排技术人员开发一个小工具,到时间自动提醒大家更新信息,这样应该能有效避免遗忘的情况。”

李教授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在反馈机制方面,除了及时处理和回应大家的意见建议,还可以定期对反馈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通过梳理,找出共性问题,然后集中力量解决,这样能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也能让大家看到我们对他们反馈的重视。”

夏晓东感慨道:“教授,您考虑得太周全了。我马上把这些都补充到方案里。对了,领导决策方式这块,您觉得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地方吗?”

李教授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语重心长地说:“决策流程要更加透明化。在征求意见阶段,要营造一个开放的氛围,确保每个人都能毫无顾虑地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要详细记录在案。决策结果也要及时向大家公示,同时要清楚说明决策的依据和理由,让大家理解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样才能增强团队成员对决策的认同感。”

夏晓东认真地记录着李教授的每一句话,说道:“好的,教授。经过您的指导,这份方案更加完善了。我回去后马上修改,之后就组织团队成员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