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上半场的比赛细节之前,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对比洛杉矶湖人与西雅图超音速当前的罚球数。
这不仅仅是两位解说关心的话题,也是全场乃至全洛杉矶球迷们关注的话题,更是无数电视机前观众关注的焦点话题。
芝加哥公牛昨天在面对克利夫兰骑士取得的巨大罚球优势,一度让他们处在风口浪尖,所有人都在抨击他们以强胜弱赢的并不光彩。
芝加哥媒体们拖湖人下水的操作,更是让判罚尺度问题赤果果的摆在了明面上。
现在,半场比赛结束。
是时候对比双方的罚球数了!
“上半场比赛,西雅图超音速获得了15次罚球——这个数据不算太高,但也不算低。”
解说员率先翻看超音速的技术统计:“他们今天的中远投效率不太好,更多的选择冲击篮下,这是他们更多获得罚球的方式。”
“再看洛杉矶湖人这边,整个上半场,湖人全队仅获得了9次罚球。”
另一位解说倒是很公正的点评:“他们比超音速少了6次罚球,并不是意味着裁判的吹罚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
“如果你看了上半场的比赛,那么你就会发现:超音速并非不想犯规,而是他们没办法犯规!”
很多时候,在超音速有犯规动作之前,湖人球员,或者说林燃,就已经完成了得分。
湖人罚球数较少的原因,并不是判罚尺度的偏差,而是超音速根本来不及犯规!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场比赛的判罚尺度拿捏的很到位。”
最终,ESPN的解说员得出结论:“至少从上半场来看,裁判员的尺度没有偏袒任意一方。”
两边都是在同样的尺度下被吹罚,超音速靠着频繁的冲击篮下造杀伤博取罚球,湖人则是抢在对手犯规之前完成得分。
超音速有犯规动作的时候,也没逃过裁判的法眼,该吹的同样也吹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比赛开始前人们关注的话题吧。”
说完了第一项结论,ESPN的解说继续输出:“湖人并没有依靠判罚尺度的不公来取得领先,如果看罚球数的话他们甚至比对手的罚球还要少。”
“即便如此,湖人依旧在半场结束取得了如此巨大的领先优势,他们是凭借着绝对的实力碾压了对手——这与芝加哥公牛的情况完全不同!”
浪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芝加哥媒体试图将湖人拖下场,搅浑这潭水。
结果就是湖人完全不需要依靠哨子就足够打爆超音速。
这无疑是将芝加哥公牛最后的一块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至少看了五遍以上昨天的比赛——我是说芝加哥公牛和克利夫兰骑士的那场球。”
另一位解说显然是有备而来:“判罚尺度上的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罚球数的巨大差距上。”
“很多回合当中你可以明显的看到克利夫兰骑士的球员们不敢上强度了。”
“这才是判罚尺度带来的真正的最重的影响!”
罚球数的差距只是判罚尺度具象化的体现。
实际上的影响是辐射到全场比赛克利夫兰骑士防守球员不敢上强度。
公牛在用季后赛强度的防守压迫对手,而他们在进攻端却连碰都不能碰,连体毛都能有哨。
这球还怎么打?
更何况,骑士本就是实力偏弱的一方。
“联盟保送迈克尔·乔丹的意图太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