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古代版水写布(1 / 2)

“东家,有了这东西,我就可以对照着这个……【教案】,来给陆公子讲课了。”

“没错,比如说到这个点怎么写,你可以让她隔着屏风,先看你演示一遍,然后再让她写,写完拿出来给你看,有什么问题,你对照教案给他讲授,这样她更容易理解。”

“好!这个办法好!”

“既然你也认可我这个办法,那接下来的教案就交给你了!”

“好……嗯?”郑应昌惊了,不是,这特么怎么又变成我的活了?

陈凡振振有词道:“这个方法只能解决那女公子上课时的问题,咱们放课后,她难道就不练习了?我得给她准备别的教具。”

郑应昌不解:“照着教案练习呗?”

“那没人给她指出问题所在啊?”

郑应昌托着下巴,脸上又露出苦恼的神色。

半年时间速成一种书体,这本来就是个很难的事情,如果不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练习,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东家你……”

“呵呵,山人自有妙计。”陈凡抚着光滑的下巴,神秘兮兮。

第二天。

陈凡早早出门,回来后带来了一匹绢。

郑应昌一大早就听陈凡说,他要出去给陆公子弄些教具过来。

“教具就是这些绢布?”郑应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陈凡笑道:“流水难穷目,斜阳易断肠,谁同砑光帽,一曲《舞山香》”

“听过这首诗吗?郑兄?”

郑应昌点了点头:“苏东坡的《落梅》啊!”

“噢~~~~”他突然恍然大悟道,“你想做个砑光帽!”

砑光帽又叫砑绢帽,这种帽子在以前非常有名,很多名人大家都喜欢戴。

陈凡白了一眼老郑:“我要做的是砑光绢。”

砑光绢是制作砑光帽的原材料,这种绢布说白了就是用普通的绢布用玉石辊(或铜辊)反复碾压得来。

《齐民要术》有载:“砑绢百遍,光可鉴人!”

郑应昌不解道:“东家,你要用这玩意干嘛?”

陈凡笑了笑:“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院试时,李世亨让考生用明矾水密写记号的事情吗?”

郑应昌越听越是糊涂:“记得啊,怎么了?”

陈凡微微一笑:“你等着看吧。”

说完,他从包袱里又掏出一个铜匠房里买来的铜制车轴,这玩意一般是大户人家马车上用的,代替了木车轴,可以让马车车轮更加耐磨损。

只见陈凡见那擀面杖似的车轴放在绢布上,双手一推一回,像是擀饺皮似的,就这么“擀”了起来。

看不懂,真得看不懂。

郑应昌只觉得陈凡今天神秘兮兮的,好像要搞什么大事。

过了不久,那绢布上纹理间隙被重物擀制的更加紧缩,绢布表面渐渐出现了光泽。

就在郑应昌以为陈凡还要继续“擀面”时,谁知陈凡拿着那绢布朝太阳看了看,接着很满意的就放了下来。

随即他去了一趟厨房,回来了端回了一碗米浆,原来这是他临走前就请周氏准备好了的。

他将米浆放在桌上,又从出门时携带的袋子里拿出一包粉末来洒进米浆水中。

郑应昌看到这一幕,试探着问:“这是?明矾?”

明矾自东汉时就被记录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药品,说是有止血、解毒的功效。

大梁百姓更是发现用明矾可以沉淀水质,陈凡买来很是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