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2 / 2)

“好。”

得了祁苏的同意,楚娆放下心来,她随手撩开车帘,马车驶过,随处可见从边城逃出来的流民。

“他们为何没有人安置?”她还以为这些无家可归的人,都和分至扬州焦扬县的人一样,是有安排的,可现在看来,并不是如此。

祁苏淡淡开口:“送去扬州的,皆是筛选出身世清白之人,这些,是被朝廷舍弃的,所以只能四处乞讨。”

楚娆放下绉纱,轻叹了口气。

扬州的城门口卡的严厉,是以楚娆之前上街未曾看到如此景象,也或许,是这几个月来情势告急所致,总之,世道是不那么太平了。

她前世整日呆在院子里,对这些事一无所知,这一世好不容易重生回来,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什么变数,蓦地,楚娆有些胆怯。

“祁苏,等回扬州了,我想去看看我爹娘。”

大概是楚娆的情绪有些低落,祁苏不自觉地放缓了语气,“好,我陪你。”

...

第61章...

丰州的主府有个别称,叫作晋城,这还是当今天子亲自赐的府名。

说起来,是和明殷朝最大的商会——晋江商会有关。

晋江商会发迹于三十多年前,当初的古邗运河初通,两岸总有些商贩想沿河做些小生意,但苦于地痞流氓滋事不绝,朝廷也无暇顾忌,众人商议之下便成立了最初的的商会帮派。但彼时河道只作漕运,平民不得擅用,所以商会也只是名头喊得大,其实不过是初具规模。

直到近十几年,朝廷准了水运民道之用,商会才得以借势,一飞冲天,如今的会众已达十数万之多,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富可敌国自不消说,朝廷大半的赋税皆是出自于此商会,尤其它主行的是与邻国的海贸,近乎于各国使臣的存在,难以禁绝的同时朝廷还得小心安抚,以免与别国互通有无。

于是,朝廷不仅赐了象征皇亲国戚身份的金令,更是赠与丰州主府晋城之名,因为,丰州郴州一带正是商会当年的起源之地。

此时,楚娆坐在马车上一边听着前面车夫与四九大谈这晋城的由来,一边撩窗看去,街上大半的铺子,竟然果真能看到写着‘晋’字样的铺旗。

除此之外,她满以为此处只会比先前落脚的榕城好那么一点,没想到这里虽不及广陵城地段优越,但依旧是富庶繁华。

沿街的鱼市,茶馆,店肆林立,热闹非凡,更因临近港口,还能看到好些高鼻深母异族人。

他们华彩异服,和本城的百姓相处起来却颇为融洽,显然大家都已习惯了这些外族人的存在。

楚娆看的新奇,滋滋有味地趴在窗弦上,直到不得不下马车了,才不舍得地收回视线。

“祁苏,他们说的话,你听得懂么。”楚娆跟在祁苏身后像是个小尾巴,想起方才听到的那些一晃而过的谈话,兴致勃勃地问道。

“嗯。”

楚娆拉上祁苏的衣角,“那么厉害啊,我也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