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是老朽在幽州有朋友,前几日他们前往西域经商,路过此地时,前来拜访老朽。”
“老朽从他们口中得知,原来齐主高麒亲自统领,在金沙滩与胡寇契丹血战一场。”
“最终,以齐军麾下大将苏烈亲自擒拿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为终止,大败契丹胡寇。”
“此时,由于契丹胡寇遭受大败,仓皇逃回大漠。”
“至于齐军,则在高麒的带领下,向西而来。”
“雁门与五原不过十日的路途,到时齐军大举压境,何愁董卓不破”
“届时,诸位家主暗中积蓄力量,暗中打开城门,迎接齐军入城,到时不仅有表现之功,还能一举擒杀董卓。”
“此可谓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一时间,蔡邕首先自嘲一番,随后缓缓向众家主解释着。
不得不说,蔡邕的人脉也的确不可小觑。
金沙滩之战也不过才过去将近半月而已,蔡邕便已经得知。
由此可见,蔡邕其背后的隐藏实力也极为不差。
众家主闻听过后,也立即转阴为喜,纷纷大喜过望
毕竟,众家主也都乃是精明之人,既然有更加稳妥的方案,那也没有必要再去行冒险之事。
此时,李氏家主缓缓问道:“那如今,我们便什么都不做,就等待着齐军兵临城下么”
话毕,其他家主也皆将目光对准在蔡邕身上,这也是他们共同的疑问。
闻言,蔡邕已经胸有成竹,缓缓道:“当然不是”
“如今诸位家主可以入宫讨好董卓,只要能够博得董卓欢心,降低其警惕。”
“到时,能够安插细作在城防一线,负责打探消息。”
“到时,我们便能够对其动向了如指掌,更能够掌握主动。”
随即,众家主便在蔡邕的府上秘密讨论着,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结束。
不过,这一切却根本没有任何人知晓。
接下来的两日内,九原城中的豪族各家主俱都纷纷入宫讨好董卓。
无论是献钱还是献粮,都义不容辞,满口答应下来。
由于这两日,董卓都终日泡在酒色之中,对于豪族的主动投送,自然十分欣喜
自然而然的,其警惕心便松懈下来,最后竟然让王、李两个家族派遣私兵负责守城。
如此,王、李家主自然义正言辞的保证着,必守护城池不失
只说,这一切都在紧紧发生着,可董卓麾下的首席大臣李儒却仿佛人间蒸发一般,并未向董卓进言,让其提防众家族。
因为,李儒深知董卓的秉性,只要董卓一旦沉迷于酒色,便是自暴自弃,无可救药
第三日,夜色将近。
此时,只见九原城外,一支不满二十骑的骑卒正在缓缓行进着。
其动静极为小声,就犹如其树上飘落下的枫叶一般。
细细望去,这支骑兵正是李存孝所统领的十八骑。
夜晚逐渐夜深,由于即将靠近城墙,李存孝立即下令命骑卒弃马步行,带上飞钩。
良久,李存孝一行便悄无声息的摸到城墙底下。
旋即,李存孝挥槊,轻声下令道:“听令,抛钩,攻城”
由于李存孝所挑选的皆是军中精锐,闻令没做过多思考,便立即按照指令执行。
片刻之间,飞钩便腾空而起,随后钩在城跺之上。
旋即,在李存孝的军令下,十八士卒便开始依靠飞钩攀爬而上
在挑选时,李存孝挑选的皆是骑术、攀岩擅长之人,故而此时一众士卒攀城便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毫无压力。
而且,由于此时乃是深夜,正是最为熟睡之时,同样也是防守薄弱之时。
再加上,李存孝挑选的攀爬时机也是凉军换防之时。
故此,李存孝正是要利用这短暂的时间登上城楼,夺取城池。
须知,李存孝勇武神勇难敌,只要其能够登上城楼。
届时,又有何人能够阻挡其兵锋
一时,一众军士便缓缓开始攀登,时间逐渐过去,距离城墙也越来越近
只说,就在即将抵达之时,异变突生。
城上一名正在打瞌睡的军士,不由睡眼惺忪的睁开双眼。
顿时,便瞧见永生难忘的一刻,那竟是数十名黑影在逐渐靠近。
“敌袭,敌袭”
旋即,那凉军军士顿时惊醒,随即大叫起来。
旋即,其余凉军士卒也不由清醒过来,纷纷各自慌乱寻找着自身武器。
由此可见,凉军军纪实在差的一匹。
闻言,李存孝不由心中一层,顿时知晓己军暴露。
可是,此时对城墙还有一段距离,完全攀上城墙还需一点时间。
瞬息间,局势顿时逆转,齐军的形式顿时危急起来。
旋即,李存孝把心一沉,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
瞬息的功夫,只见李存孝单手拉着缰绳,另一支手却深入背后,取出插着的毕燕挝。
旋即,以超强的力量将其插入城墙之上,紧接着纵身一跳,跳在毕燕挝上。
随后,以此为基点,向上一跃,赫然之间,李存孝跳上城头。
紧随着,李存孝不做丝毫犹豫,取出禹王槊,径直杀入敌阵之中。
一时间,李存孝便犹如下山的猛虎一般,杀入凉军中,势不可挡
掀起一片血腥,其禹王槊或砍或砸,其招式极为简单。
其实,武道一旦达到至尊境界后,其所谓的招式在其眼中,便不值一提
因为,在强者的手上,往往一个简单的招式便能够将其置于死地。
凭借着超强的勇猛,李存孝一人独占乾坤,竟将凉军杀得节节败退
旋即,十八卒也登上城头,提刀抵达李存孝的身旁。
此时,一名军卒也将毕燕挝递给李存孝。
“进攻”
随即,李存孝双手提毕燕挝、禹王槊,缓缓下令道。
一时间,夺城之战,正式开始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