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前来,麒不过是履行来将军的承诺,收复江夏
不得不说,此一计十分管用,只说檄文到处,各县官吏纷纷打开城门,夹道欢迎王师的到来。
不过,这谋划方案同样出自于贾诩之胸。
当日,贾诩向其献计,攻略江夏时,高麒本想立即率军疾驰,快速以武力拿下之
可贾诩却缓缓提议道,攻取江夏完全可以不动用武力,兵不血刃全占江夏各地。
因为,高麒身负政治优势,作为曾经天子杨广的女婿。
再加上其来护儿已经阵亡,只要高麒一旦撰写檄文,说明缘由。
虽然如今天下共主杨广已经驾崩,可名义上这还是隋王朝的天下,依旧属于其统治。
故此,加上来护儿的遗嘱,在加上高麒其乘龙快婿的身份。
兵不血刃的占领江夏郡,将其彻底收入囊中,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只说檄文发出一两日后,各地守军纷纷派遣使者主动前来寻找高麒。
说明其愿意献城投降的讯息,随即高麒也很爽快的答应,封主动归顺的将领或者官员继续官复原职、镇守要地。
这便是高麒的攻心之计、笼络人心之策
毕竟,善于用人不仅仅是只用那种有能力的。
其实不然,对于识时务者也可以加以中用。
这样做也可以起表率作用,让越来越多的各地将领都知晓。
你只要不负隅顽抗,主动归顺,依旧可以得到重用。
这便是高明的驭人手段
不过,凡事有正便有反,既然有识时务者,主动归顺。
便也有负隅顽抗者,誓死不降,反而关上城门闭门死守
对于如此之人,高麒二话不说,直接分派众将,各领一军前往击败之
不过短时间内,只见江夏境内负隅顽抗者纷纷人头落地、掀起了血腥一幕。
这便是恩威并施的妙用之处,对于识时务者便要继续重用。
反之,对于负隅顽抗者,同时加以反击制裁
有了反抗者的前车之鉴,其余正在观望着的势力纷纷识时务,开城投降。
深怕高麒一不留神不高兴,便发兵将其歼灭。
随着高麒采用贾诩之策,不过数日之内便横扫江夏全郡。
几乎兵不血刃之下便成功夺取江夏郡,除了襄州北部以外。
荆州南部、以及湘州纷纷处于高麒的绝对的掌控之中。
由此可见,有时攻城略地并不是要一昧的运用战争来解决。
适当的调整战略,运用计谋来解决也是很有必要的
便比如此次,如果高麒不采用贾诩之谋,而是自作主张用大军攻击的话。
虽然最终也能夺取江夏全境,但那样一定不会如此轻松。
除了损失军士以外,更多的却是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费时费力。
贾诩此计,可谓是合理的运用到政治之上。
用政治上的声名来决定战争胜负。
这不由高麒联想到战争便是政治的延续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