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大喜,连连称善。
皇帝走后,李昭回到书房,缓缓坐在书案前,目光落在一封书信上。
那是李洛从松州写给李昭的书信,信上大概说明大非川一战经过以及李雷和韩梅梅之事!
颇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感。
李昭连连称妙,李雷和韩梅梅终于在一起了,自己的两个孙子竟然还是李光弼和李嗣业,不是!何德何能啊?
是夜,李昭辗转反侧,饱经沧桑的脸带着一抹笑意。
翌日,天子在含元殿召集文臣武将,蜀王李昭赫然在列。
大殿之上,庄严肃穆。
大非川之战是大唐无法忍受的耻辱,必须报仇雪恨!
再者青藏高原具有无可比拟的战略位置,这个威胁一日不拔除,大唐安西河西甚至长安,都一日不能高枕无忧。
皇帝李治深深认识到这一点,他决心不再像以前那样,吐蕃只要称臣纳贡就任其自然发展,他要彻底平定吐蕃!占据吐蕃,把吐蕃纳入大唐版图!
天子开门见山,“蜀王李昭三朝元老,战功赫赫,朕欲征讨吐蕃,不知蜀王可有良策?”
李昭出班道,“回陛下!进兵高原当以三面合围!”
“哦?哪三面?”
“一路从川西进兵,先复青海,南下入藏,牵制吐蕃主力!”
“那另外两路呢?”
“高原西部有国曰大小勃律(大概是如今克什米尔地区),只要拿下大小勃律,在高原之上便有立足之地,然后东进,占领吐蕃西部!再以一支奇兵,从天竺北上,重走当年苏定方将军火烧逻些城的道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千里奔袭,攻下吐蕃国都!”
天子称善,“谁人可以领兵出征?”
李昭回道,“臣虽不才,愿以年迈之躯,涉冰雪绝域,不灭吐蕃,誓不归还!”
“请陛下以安西大都护裴行俭为主将,从安西进兵小勃律!再命中东王派遣一支兵马,从天竺北上!三路大军会师之时,便是吐蕃覆灭之日!”
天子大喜,“传大唐皇帝令!复蜀王李昭十二卫大将军之职,命其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敬玄为副总管,黑齿常之为先锋,李瑾行、程怀亮、程务挺等一律随军出征!率领大军五十万从松州进兵!”
“以裴行俭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王方翼为副,领安西军十万进攻大小勃律!”
“以中东王李恪为逻些道行军大总管,引兵五万从天竺北上!”
共六十五万大军!
话说在古代从长安进入吐蕃其实就一条路,现在我们称之为唐蕃古道,路线大概是从现在的西安出发,经天水,至兰州,过西宁,南下玉树、那曲,最后直达拉萨,当年文成公主入藏走的就是这条路。
如果说还有一条通往西藏的道路,那便是从藏西翻越帕米尔高原,也就是大小勃律所在地,因此大小勃律便是吐蕃西边门户!
多年以来这两个小国一直是吐蕃的附属国,向吐蕃称臣纳贡和亲。
进攻吐蕃最难的不是面对那几十万大军,而是自然地理条件!
退朝之后,李昭自知时日无多,他想在有生之年,完成这最后一战!也好为这一生完美谢幕。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