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关东军方面,也许是真的被打怕了。尽管在华北战役打响之后,冈村宁次不止一次的要求关东军发起进攻,以减轻华北方面军的压力。但无论冈村宁次怎么要求,梅津美治郎大将就是当做没有听到一样。在四平一线摆出一个乌龟的阵型,就是不出头。
等到抗联率先打响攻击作战,关东军依旧摆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势。除了战术反击之外,基本上固守既有阵地,轻易不主动出击。同时在自己的身后奉天一线,还摆上了大批的兵力。并在东满,也构筑了大量的永备工事群。
对于梅津美治郎来说,关东军现在的任务已经从收复整个满洲,恢复满洲帝国固有疆土,改为固守南满的工业区。在梅津美治郎看来,任何有危害南满工业区的举措,都是不能容忍的。华北方面军身后有中国派遣军撑腰,腰杆子那么壮实,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相对于东北战场上,在李延平、郭炳勋与王光宇指挥下的很是有些助长声势的攻势。在关内战场接到命令的无论是西线的陈翰章,还是东线的杜开山没有丝毫的犹豫。对于他们来说,命令就是号令,天只要没有塌下来就要执行。
杨震手下的这两员悍将,指挥配属给自己的装甲骑兵摩托化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分别从平北、平西冲出燕山与军都山中的隐蔽待机之处。沿着公路至沿途正在激战的各个阵地于不顾,向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实施强行穿插。
尤其是西集群的穿插路线,几乎就在北平西城墙的外面。日军站在西城墙上,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抗联的大批坦克装甲骑兵集群快速南下。西线的穿插行动,几乎就等于将自己战略意图,大张旗鼓的告诉日军。
但杨震就是有这个底气,让冈村宁次即便明知道他的战略意图为何,却就是找不到抗衡的办法和底气。指挥西线迂回穿插的陈翰章,不顾北平城内外日军的火力夹击,以配属指挥的装甲一师为先导,沿着北平城西城墙光明正大向北平城南快速的穿插。
而被晋察冀军区部队外加抗联一部,死死的缠在门头沟一线,根本就无法脱身他顾的一一零师团,以及坐镇在北平城内的冈村宁次,被抗联这一手搞的惊若木鸡,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相对于总算明白了抗联真正的杀手锏在那里的冈村宁次来说。已经指挥自己师团的主力,在房山一线完全展开的一一零师团长和知鹰二中将。在得知自己身后出现了大批的抗联装甲部队之后,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要彻底完蛋了。
这么大的一股子敌军,从自己背后兜过来。自己恐怕要被合围,重蹈自己前任在绥东的覆辙了。背后突然杀出这么大一批的装甲部队,和知鹰二中将很清楚,自己的一一零师团根本就不可能会是对手。
倒也不怪和知鹰二中将被搞的心惊胆战,在没有摸清楚陈翰章的战略意图之前,换了谁在背后出现这么一大批的坦克集群,这心里不被吓了一大跳那才是怪了。特别是他的一一零师团,现在已经完成展开,正在房山以西的山区与晋察冀军区一部激战的时候。
这位搞特务出身的师团长,本身在军事指挥上根本就不擅长。尽管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人在战场上,与中国人已经厮杀了十多年。但这位和知鹰二中将在之前的大部分时期,一直都是在从事对华特务,对重庆方面分化瓦解工作,本身的实战经验并不多。
原本是准备调他去南方军担任副参谋长,但也不知道这位老兄走了什么被字。在调令已经下达的情况之下,却突然硬生生被转到了中国战场接手重新组建的一一零师团,并担任一一零师团长之职。
实战经验很差,除了短暂的在十一师团四十四联队长任上,参加过淞沪会战之外,实战经验几乎为零的他。被身后出现的大批抗联装甲集群,给吓的心惊胆寒,有些沉不住气也就不意外了。
当和知鹰二在发现身后出现大批敌军的坦克集群之后,想要调动兵力保护自己的身后。却又懊恼的发现,自己师团除了部分辎重部队之外,其余大部分的兵力已经被当面杀过来的对手,死死的纠缠在房山周边的莽莽群山之中,根本就抽调不回兵力。
对手凌厉的攻势,极度擅长山区作战的整体态势。让他的一一零师团从抵达房山一线开始,便被牢牢的咬住。他的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平西的山区,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却就是没有改变被动的态势。
眼下整个师团,全部被纠缠在山地之中,想要抽调回来哪怕一个中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他更清楚的知道此时兵力已经相当空虚,尚且自顾不暇的北平城已经无法给他派出任何援军。
当抗联的坦克部队已经越过宛平城的时候,这位手中已经无兵可调的和知鹰二中将已经到了绝望的地步。知道以自己身份在中国搞出的事情太多,落到中国人手中肯定没有自己好的他。
除了将师团部所有的人员都武装起来,准备垂死挣扎之外,自己则已经做好了自杀的准备。一把上了膛的手枪,就放在他的口袋之中。他已经打定主意,宁肯给自己脑袋上一枪,也绝对不能让自己活着落到中国人手中。
第1867章瞒天过海的日军
让已经做好最坏准备的和知鹰二中将,没有想到的却是,从他身后杀出来的抗联坦克部队,快速的通过因为独立混成第八旅团,已经收缩至三家店一线,仅剩下部分步兵构筑的南口与昌平一线之后,却压根就没有搭理他。
只是分出一支兵力,配合正面部队击溃了三家店的独立混成第八旅团,彻底的打开南下通道之后,一路以最大速度向南杀过去。即便是途径他的师团部所在地房山,也没有看他的一一零师团一眼。
对抗联并未管自己,只将自己的辎重部队打了一个稀巴烂,便一路快速南下。就好像一个被水淹的已经即将没顶的人,重新又回到人世之间而庆幸不已的同时。不敢在房山继续待下去和知鹰二中将,在第一时间便快速的将自己的师团部搬回了北平城。
相对于庆幸不已的和知鹰二,在北平外城墙上看着抗联强大的坦克纵队,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快速的南下。直到抗联的部队已经全部南下,才放下手中的高倍望远镜的冈村宁次,与参谋长大城户三治中将,以及一群华北方面军的高级作战参谋相对无言。
看着大摇大摆,从北平西城墙之外颐和园和圆明园方向,整整过了大半天的抗联坦克集群。同时接到平东北方向相同报告的冈村宁次,总算明白了自己心中那股子隐隐不安的来源。当东西两线迂回穿插集群正式打响之后,他也清楚了抗联的真实战略意图。
尽管手中还掌握着一个师团和数个坦克联队预备队,但是冈村宁次依旧感觉出眼前的态势,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掌控。这么大一股的抗联坦克集群,无论真正的目标是那里,恐怕都不是仅凭华北方面军自己能够搞定的。
眼前一眼望不到边的抗联坦克部队,让冈村宁次在感慨的同时,背后也在不断的嗖嗖冒着凉风。他很清楚这些坦克一旦突入北平以南冀中平原上的后果,整个华北方面军在平津一线的所有兵力,恐怕都要被包了饺子。一旦让这些坦克突入冀中平原,那么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整个战局也就崩溃了。
回到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冈村宁次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大本营以及南京求援。在电报上冈村宁次明白的告诉大本营,在短时间之内至少要为华北方面军提供三个师团以上的增援兵力,否则整个河北与山西战局,将会全面的崩溃。
在急电大本营要求援军之后,冈村宁次给一一零师团下达命令。让他立即摆脱对手的纠缠,将他手中的兵力全部收缩回来。固守宛平至房山一线,切断抗联西集群的后路,同时保证北平城西南方向的安全。
命令二十七师团主力,不惜一切代价封锁住东边被抗联打出的缺口。命令五十九师团除了留下一部配合两个坦克联队,全力反击通州之外。以不少于一个联队的兵力,全力向武清方向运动,增援武清战场。
无论从密云方向出击的抗联坦克集群,他们的目标是那里,只要不是北平城,武清都是咽喉之地。只要守住了武清,他们无论向那个方向突击,至少都不会那么的顺利。至少为自己寻找援军,争取一些时间。
但冈村宁次给五十九师团的命令,还没有来得及下达。通州那边的五十九师团,就已经来电汇报。五十九师团增援通州失利,师团主力已经被抗联的一个加强师缠住。配属的两个坦克联队,在与敌军的坦克激战之中全部被摧毁。
接到五十九师团的报告,冈村宁次不由的一愣。两个坦克联队,一百余辆坦克居然全部被击毁,这让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坦克除了部分为九七式坦克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帝国陆军坦克的最新型号,居然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全部被击毁。
尽管冈村宁次与别的日本陆军高级军官不同,并不是把装备看的比士兵的生命还重要。对于他来说,装备既然研究出来,那就是要在战场上使用的。可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一下子损失了一百多辆,也让他对战局一筹莫展的同时,那是相当的肉疼。
相对于冈村宁次的肉疼,在他对面的抗联一线指挥员王明贵,也是一样在肉疼。通州北一场坦克混战,配属给他的两个独立坦克团也几乎全部打残。一百八十辆坦克,被击毁、击伤一百一十辆。
爆发在这场坦克战,抗联投入的是两个t三四坦克团。因为英制步兵坦克越野能力差,二十公里的行动速度又过于缓慢。此次南下作战,所有的英制坦克都被留在东北作战,投入的基本上都是德制坦克与美制的轻型坦克。
这两个混编了t三四坦克的独立坦克团,是抗联在关内战场上,仅有的两个除了各一个连bt坦克作为侦察之外,全部清一色都是t三四坦克作为主力的团。而这两个团,也是四三年下半年抗联坦克量产之后,第一批换装t三四坦克的团。
为了救援通州,五十九师团以及配属部队相当的努力。从两军刚一接触,就投入了全部的两个坦克联队,向抗联的坦克部队发起冲锋。此次作战日军的态势非常的明确,就是要以自己的坦克部队,来打垮通州一线的抗联坦克部队。
面对着在新式一式自走炮,也就是使用九零式野炮作为主炮的自行火炮掩护之下,全力出击的一百余辆日军坦克部队。即便是此次日军投入的坦克数量,可谓是相当的罕见。但抗联的坦克部队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迎了上去。
日军原来装备的九七式、九七改坦克,抗联的坦克部队已经是相当的熟悉。对于这两种坦克的弱点,抗联的坦克部队并不陌生。原来以为自己装备的t三四坦克,对付这两种坦克基本上手拿把掐。
结果没有想到,这一战固然是打垮了日军这两个坦克联队,但自身也被打残了。两个独立坦克团投入战场的一百四十多辆坦克,被击毁、击伤了一百一十辆,其中彻底被击毁的八十多辆。
这个结果不仅王明贵很意外,就连杨震都很意外。日军从本土调来一批坦克增援华北方面军,这个情报杨震是知道的。但是这些坦克,应该不是t三四坦克的对手。这一战之中,这两个坦克团怎么会损失这么大?
好在王明贵很快的便查明原因,日军在通州投入的这两个坦克联队之中,装备的坦克绝大部分都是所谓的一式改型坦克。这些坦克配备的是日本人从德国购买的五十毫米反坦克炮,基础上改进过来的坦克炮。
这批坦克从日本本土调往中国战场的时候,日本人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从青岛上岸开始,所有的运输过程都极其保密。所有铁路沿线一律不停车不说,坦克上全部使用帆布遮挡。在抵达石家庄和保定的时候,所有的驻地也全部选择在城外。
周边所有的警戒,全部使用日军正规部队,而不使用任何的伪军。甚至为了迷惑华北各大根据地的情报系统,日军在新式坦克开进的同时,还使用老式的九七式坦克,在驻地周边不断的亮相,以瞒天过海的办法转移目标。
所有的一式坦克在抵达中国境内的驻地之后,一律不得开出驻地。所有的临战训练,全部在严密警戒的驻地内进行。所有的火炮试射,在本土已经全部完成。在驻地训练的时候,采取了以枪代炮的训练方式。
经过苦心算计,在加上华北各大根据地的情报人员,对坦克并不是很熟悉。日军这一手瞒天过海,做的是相当的成功。成功让华北各大根据地的情报人员,以为日军调动来的坦克,都还是老式的九七或是九七改式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