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祭祀重铸,大夏国运昌盛,破坛罚庙之下,天下淫祠邪寺被毁了大半。
比如,制度上是依照前世大明中后期的制度,建立内阁,加大了内阁的权力,让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制衡君权。
两人直接抱着金书,坐于殿中蒲团上。贾琮指着首页上的字,苦笑道:“这一句的意思是,四十年了,我好想喝可乐啊!”
今日此时,便是她奉天道带异数归天之时。太祖在得知此人名为警幻,当即就明白此方世界的实质,对于警幻之语怀疑颇多。
按照太祖皇帝的想法,皇庄、官田将是他逐步施行土地改革的苗圃,等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后,一有机会他就会将国朝的土地收归国有,彻底终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惨事。
恭维刘氏祖宗,拍了一记马屁,贾琮偷偷打量太上皇的神色,却被老爷子往脑瓜上重重敲了一下。
“哦,原来如此。这位的确是千古伟人,朕敬仰之,可惜不能与之一见,真是憾事。”
其后,龙虎山天师携人道皇皇气运,将所谓之天界神女警幻入梦重伤,一时间天下太平,人间安定。
“可乐?这是什么东西?”
贾琮仔细想了想,没有隐瞒这些。不过他将魂穿的事换了一个说法,改成了转世投胎。
并在金书最后刻有一行汉字:宁荣二府乃开国功臣,又有救驾之功,后因罚坛破庙得罪妖仙,其后人非大逆之罪不可杀。
“您可别吓我,我能跟太祖皇帝相比?我的前世只有短短十八年,转世时都还是个学生。”
金书上并未直接言明红楼之事,也没有提及宁荣两府后世可能发生的事情。
贾琮抚摸着金书上的文字,激动的说道:“这不是什么仙文,只是一种特殊的文字,天下间或许只有我一人能够看懂。”
梦中争执之时,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收到斥候来报之消息,皇庄外有神秘僧道鬼鬼祟祟,似在做法。
增大三法司的权力,加强对朝廷官员的监管。废除刑不上大夫的旧制,施行法制。
可惜金书上对所谓天界、警幻的记载不多,等有机会,贾琮打算去一趟龙虎山,好好打听一下这些事,说不定还能打听到前世今生的一些事情。
“太祖皇帝的那个高官是什么样子的?你在前世的那个世界皇帝是谁?什么?没有皇帝了!”
所谓的红楼故事,估计就是警幻为报宁荣先祖坏了她的大事,又绝了她的祭祀香火之仇,才拿贾家开刀,设局想让贾家毁在他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此事与施国培旧事有关,当年朕还未亲政,施国培权倾朝野,施国培以教导朕治理朝政为由,强行翻阅《治世大典》……”
“圣人,按照太祖爷所说,那一僧一道竟然在武隆年间就出现了,而且他们还会厌胜之术,更是能在两位开国大将手中逃脱。”
不过经此一事,太祖气血流失,身体每况日下。太祖深知警幻等人不是什么正派仙神,急招龙虎山天师入京。
刘济猛然清醒,死死攥住了贾琮的手腕:“前世?你是说前世?你跟太祖来自同一个世界?是仙界吗?”
宁荣二公虽说没有斩杀妖人,却也令其妖法中断,将太祖的魂魄从离恨天拉回现实。
夜间,入梦仙境,其名离恨天,中有一女仙,谓之警幻。警幻出言警告,说太祖乃世间异数,擅改天机,为天道所厌。
前院至正二十一年,大夏武隆九年,七月,大夏攻克大都,元庭北逃,九州一统,天下太平。
贾琮特意将这句话摆在太上皇面前,被老爷子再次重重敲了脑瓜:“小小身板,浑身长满了心眼子。此言朕早就知道,要不然你以为百年来皇室为何对你家信重至此。”
挨了一个脑瓜崩,贾琮却咧嘴笑了。看来宁荣先祖的功劳让老刘家对贾家的信任上升到了极致。百年来宁荣两府恩荣不绝,估计也是老刘家的报恩之举。
“汉魂不灭,大汉复兴,真好!”
他将金书收好,叹了口气说道:“可叹太祖经天纬地之才,竟因淫邪妖人中道崩殂。圣人,金书上说,太祖曾给后世皇帝留下《治世大典》,我怎么从未听说过此事,也没见有人施行过?”
可惜太祖因入梦之故伤了神魂,于武隆十八年四月,太祖于金陵皇极殿驾崩,寿五十五。
“天界则是阴、阳之间的联系,道教修行者自阴阳世界飞升。跳脱出了阴阳之间的轮回,但是又和阴阳两界相互联系。能够全其身,有生而无死,成为凡天之上的纯阳真仙。”
不过宁荣两府也因为忠心之故,给贾家留下了巨大的隐患。比如警幻妖人就对于贾家仇恨百年不息。
故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各州县设立了大片的皇庄、官田,收纳流民。
到那时,大夏将开创千古盛世,刘氏一族将万世一系……
原本经过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大夏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太祖正准备解除海禁,建立远洋水师横渡大洋寻找新粮种时,却遇到了一桩难以相信的奇事。
此事也是太上皇一生的遗憾,他至今只记得他的父皇太宗文皇帝常常跟他提起,当有一日定要将《治世大典》中的策略一一施行。
贾琮只看了首页上的篆字后,就已经确定太祖高皇帝刘锡亦是“天生宿慧”之人。
匆匆再翻,终于到了最后几页。根据金书所载,太祖皇帝建立大夏后,没有仓促的照搬前世的政策,只是在细微之处进行了改动。
没想到今日在太祖金书上重见神鬼之事,那一僧一道竟然在百年前就出现了……
圣人老爷没好气的骂了一句:“太祖皇帝与你都是天生宿慧之人,这事朕早有猜测。又没说你要造反,哪来那么多的狗屁忌讳。继续说!”
又传诏贾家,命两府领大军除天下淫祠邪寺,断绝妖人香火。并封道教为国教,敕封龙虎山为天下道门之首,专理天下妖邪事。
“是!”
“《易经》中有一句话,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三极就是天、地、人三才,所有卦象的阴阳变化,均在这三才之中。”
贾琮一边跟圣人老爷解释着自己“转世投胎”的事,一边翻着金书,指着其中一处说道:“这里是太祖高皇帝在说他前世的事,他老人家前世乃是一方官员,官至一省高官。呃,大概就是咱们大夏的布政使。怪不得太祖爷能在前朝末年击败群雄,驱除鞑虏,他老人家前世有治政经验啊。”
不但太上皇如此,便是贾琮也是满脸的遗憾。那可是前世高官干部的治政经验,可比他这个高中毕业生强了十几层楼。
“《道德经》开篇有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按照我的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并不是世间唯一。”
刘济的目光变得呆滞,喃喃道:“难道太祖真是下凡的仙人?”
“真的?上面说了什么?”
“那个可乐真的有那么好喝?朕挺想尝一尝的,你能制出来不?不行啊,那算了。”
……
老爷子听着贾琮给他讲述着前世世界,又是震惊又是感慨,最后碎碎念的说道:“天下富足,百姓安乐,真是令人向往的盛世。可惜啊,朕看不到了。”
总算把坑填完了,睡觉睡觉,等养足了精神继续码字。晚安~不对,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