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茜儿急忙说道:“哎呀,我没有。”
看着戴茜儿手足无措的样子,朱雄英看着姑娘们说道:“其实我也想着你们呢,以后就再也不出去了,每天都陪着你们可好?”
韩婉茹撇撇嘴说道:“殿下,您说的话,我们一点都不信。”
绣娘噘着嘴说道:“当初说好东征一年的时间,谁知这一去竟然是三年。”
“就是,言而无信,以后我们都不相信你了。”
福清捂着嘴笑道:“大侄儿,这下好了,她们都不相信你了。”
朱雄英笑道:“姑姑,你又取笑我,小心我让奶奶给你找个相貌丑陋的夫君。”
福清轻哼一声说道:“哼,你敢。”
重新落座以后,洪武大帝端起酒碗说道:“行了,咱们举杯庆贺这个新春吧。”
在洪武大帝的号召下,所有的人纷纷端起酒碗举杯共饮。
这场欢庆的宴席持续了将近两三个时辰以后,众人才逐渐散去,因为天色已晚,徐妙锦等人今晚就留宿在宫里了,而朱雄英则与洪武大帝,太子朱标来到了坤宁宫。
祖孙三人盘腿坐在案几上,洪武大帝看着朱标问道:“近来朝中还算安稳吧。”
朱标点头说道:“元日朝会期间,各部门汇报了去年的成果,其他部门就是那些事情,唯有户部汇报今年的赋税较之往年提高了不少。”
“去年赋税多少?”
“全国田税总额将近四千万石。”
洪武大帝轻轻点头说道:“商业税呢?”
“商业税去年将近五千万左右。”
洪武大帝说道:“商税的确是比之前多了很多呀。”
朱雄英轻声说道:“其实我觉得田赋似乎是多了一点的。”
朱雄英继续说道:“大明开国时地广人稀,土地荒废多年无人种植,赋税高一点是因为常年要北伐,如今大明开国亦有十四年,出生的人口也逐渐的升高了,如若在执行每亩田赋五升三合的话,估摸着会打消百姓种田的积极性,毕竟百姓一年到头种出来的粮食,三分之一多要交给朝廷。”
朱标沉声说道:“其实咱大明的田赋已经是历朝历代以来最低的了,加上朝廷这些年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兴修水利,建立堤坝等水利工程上,还又如今咱们推行了新的制度,百姓参加徭役从无偿变为有偿,这部分也可以给百姓带来可观的收入,相比之下,其实百姓们比历朝历代要过的好很多了。”
朱标说的其实挺有道理的,这些年朝廷仅仅是每年兴修的水利工程和堤坝就花费不少的钱。
尤其是推行赋税制度改革以后,百姓参加徭役朝廷不仅会提供两餐,而且会发放工钱,这部分钱都是来自于国库的赋税。
至于修路,兴修水渠等也都是朱雄英自己垫付的钱,压根就没花国库一分钱。
看着洪武大帝眉头紧锁的样子,朱雄英轻声说道:“皇爷爷,爹,其实你们可以反过来想想,如若百姓有钱了,那么他们就会花钱就购买东西,他们购买了东西,经济就会振兴,商税这一块就会有所提高,这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朱标点头说道:“纵观开国以来的商税,其实一直在增长,尤其是前年和去年,增长的速度特别的快,如若商税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就可以弥补田赋方面的减少了。”
洪武大帝看着朱标问道:“你也觉得田赋太高了吗?”
朱标摇摇头说道:“秦朝时期百姓需要缴纳三分之二的田赋,还有人头税。汉朝土地试行私有制,实行十五税一。唐朝时期采取租庸调制,按照人头和土地分配税负,每个成年男丁每年向国家缴纳粮食两石,另外需要缴纳绢布等。到了宋朝时期,采取方田均税法,按照土地的质量收税,官田税百分之五十,民田三分之一,其他的还有丁身钱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