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亦很热情地接待了云州和灵州派过来的人,等把灵州来的太突然人送走后,书亦就一刻不耽搁,点了人马就往西北方向赶去。
冬天本身并不是行军的好时机,尤其是在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
但对于书亦来说,这个时候却是优势。因为在这个时候,启都那边肯定更倾向于冬日不派兵,不开战的方针。而且冬日里传递消息比较困难。那么她想做什么,受到的阻拦都会变小,这样不是很好么?
当然,书亦敢这么做是因为自己手下的军队中的士兵,本身身体素质足够强大,她又保证了他们日常能吃饱穿暖。所以她的手下的军队能在寒冷环境中行动不受限制。
书亦带了一万的将士,经过忻州,到达了云州。
云州刺史看到书亦他们,真的快哭了,因为他真撑不下去了啊!那年过半百的云州刺史看到书亦之后,直接站出来,当众表示,之后云州就归降宁王了。之后就直接把一大摊的烂摊子直接甩给了书亦。
书亦还能怎么办?先去云州营,把那里都快饿死冻死的云州府卫安排好,好好养他们一段时间,再看到时候是编到哪支队伍里去。
然后快速带人巡查云州各地的情况,查看当地百姓的情况,该记录的记录,该安排的安排。
事实情况就比书亦原本以为的还要惨,云州十二个郡县,其中有四个几乎成了死城,其他几个,也只是稍微好一些。
书亦只能快速选择比较好的地方,都来不及等开春了,直接把剩下的百姓迁移到最好的地方,分土地,分房子,发粮食,让他们安定下来。
其他地方看之后是从忻州那边移民还是怎么着了。空置着的地方,尽量先安排人在那边,不要荒芜了。
而就在书亦在云州忙的不可开交时,云州在往西北过去一些的幽州,幽州刺史直接跟着书亦之前派出的队伍,到云州找书亦了。
幽州的情况比云州更惨,之前已经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情况,之后几年,更是人间炼狱般的景象。
朝廷一开始倒是运了一批赈灾粮过来,但就那一次,又只有一点,根本是杯水车薪,根本不抵用啊!
最主要的是,现在幽州可不是完全在幽州刺史手里的!
没错,幽州是有叛军的?而且还不是民间的流民组织或者哪个家族自己拉起来的民间势力,而是原来的幽州司马干的!
当初旱灾,朝廷不但没有赈灾,还削减了各州府军队的补给,原本各州府是能在日常收税后自行留下三成做为日常的消耗的,其中就有各州府军的消耗,所以在和平的时候,也不指着朝廷的补给过日子。
但是旱灾了啊!地里都没有收成了,你就说打死老百姓,他们也交不上税啊!这时候你还减州府军的补给,这不要命了么?
人都要饿死了,什么忠孝礼仪,就都顾不上了。所以那原幽州司马就直接带着手下的人反了,还直接占据了幽州的三座郡县。
虽然因为缺衣少食,那股军队暂时也没能力往外部扩张,但在幽州也始终是个祸患。
幽州刺史他啊,也不想干了!所以干脆就直接来找书亦了。毕竟现在有能力接手幽州这烂摊子的,他又能接触到的,也只有书亦了。不然启都那边再来催他平乱什么的,他也要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