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 第500章 对孩子们清澈的爱

第500章 对孩子们清澈的爱(1 / 2)

第500章对孩子们清澈的爱

努力吧,如果你没有人脉,那就让自己成为人脉。

当前,童教授请顾陆在成府园食堂吃饭。

上过北大的朋友都知道,佟园食堂、燕南美食、勺园食堂、畅春园食堂等等,诸多食堂中,成府园是比较好的。

“顾专家怎么对伤痕文学突然感兴趣了”童教授问。

称呼小顾,貌似没那么熟稔,以眼前人的声望,童教授感觉自己也没那个资格,叫不出口。称呼老师,对方是本校硕士,又倒反天罡。所以就叫专家吧。进入了国内六大核心智库,不是专家是什么

但被路过的同学听到了,不由咂舌。瞧瞧,什么叫学生的天板,教授反称呼学生为专家。路过同学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想要让父亲称呼他爸爸,结果被好一顿揍……我如果有学长这么厉害,想必父亲也会满足我这个微不足道的愿望吧。

“有个新书的灵感,需要找些资料,正好童教授有这个课程。”顾陆说。

那就很好了。童教授马上表示,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打电话询问。

如果不是顾陆,童教授是没办法这么轻松的约见《人民文学》《文汇报》两刊主编的,毕竟不在同一个领域。

童教授留着非常漂亮的胡子,又长又白,都可以把脖子遮住。好看是好看,打理整齐,有股子隐士范。唯一不好的地方是进食有那么一点不方便。

“我记得……”童教授摸了一把胡须,“顾专家的下部作品,不是欧洲篇吗和哈利波特一样的奇幻主义。”

“童教授还对畅销书有所关注啊”顾陆说。

“太忙了,”童教授摆手,“很难再分心关注通俗文学,不过顾专家你的作品,已经跳出通俗文学的步调了吧。”

至少在教授看来是这样。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小主播带货那只是网红,但大主播那就是渠道,前后的层级根本不同。

“一年大概创作一个中篇和一个长篇,”顾陆说,“如果没有短篇灵感的话,或许会创作两个长篇。”

童教授感慨,年轻真好,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

两人边吃边聊,最后童教授表示自己非常期待以伤痕文学为灵感的新作。

是真期待。

你想想,伤痕文学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创作,而顾陆这九五后创作同一个题材,那可太期待了。

下午三点左右,顾陆从学校离开。

他今天要去接机,姚小驹从大嘤来华。事情也比较复杂,那就长话短说。

咕噜大王目前有法兰西艺术及文学司令勋章,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授勋者。而因为蛤蟆先生,大嘤好像也要颁发什么勋章。

可有一个要求,希望给蛤蟆先生加一个序。

如果只是这样,也不叫复杂。但提出加序的是两方人。

一方是大嘤皇室:[受大嘤皇室xx邀请,关注大嘤青少年健康所创作的书籍。]

另一方是大嘤目前的执政党,想要的序内容和上述差不多。

姚小驹夹在中间,也一时不知道如何选择。反正也有一些其他事,就干脆回国,和作家当面说清楚。

双方给出的条件也差不多,顾陆惊讶的是,“为什么皇室和执政党能打起来”

“打起来很正常,皇室代表的是面子上的大嘤,执政党代表的是里子的大嘤。况且这种事发生也不是一两次了。”姚小驹在伦敦呆了这么久,肯定是比较了解的。

大嘤是真擅长得寸进尺,不愧为是世界的搅屎棍。

顾陆要对双方提出的条件进行对比,才能给姚小驹答案。

从长线来说,皇室是一直存在的,给个面子,能够保证长线利益。但执政党在短期内能够给予很大的支持,顾陆身为成年人,他想全都要。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全都要呢……”

新作的成绩,姚小驹没多说,顾陆也没多问。因为能让双方想抢功的前提是,蛤蟆先生是功。成绩不言而喻。

没错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口碑迎来一个反转——用反转来形容或许不够恰当,更准确说是“惊喜”。

好比心理学家贝恩比昂,他在《伦敦早报》有专栏,平日分享很多被误解的心理学知识。就跟中文互联网“鉴定互联网热门视频”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日的专栏标题:《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21世纪心理学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顾陆为我们献上了一个惊喜。

很多人还以为贝恩也被充值了呢。

好在他写的评论言之有物,详细内容太长,就稍稍引用两段。

[1936年,意大利医学博士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中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理念———“儿童乃成人之父”。

作为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我非常确信,成年人的心理疾病,在童年就埋下祸根。所以我不会完全的将所有一切都推到童年身上,但我也尊重事实。

昨日我通读了华夏著名作家顾陆的新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是一本心理学科普小说。作家和心理学科普,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会让人皱眉,但顾陆的作品做足了准备。

他的新书蛤蟆先生,十分立体的展现了“儿童乃成人之父”,对于内容的逻辑,以及严谨的科普,我惊叹与感动。

为方便我们大嘤公民阅读,顾陆甚至借用了我们国家最家喻户晓的童话《柳林风声》为故事背景。以一位热情、爱冒险的蛤蟆先生陷入抑郁为开篇,描绘了一幅心灵成长的地图。

抑郁的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进行了10次面谈后,内心重获光明。身为心理咨询师,我也不敢说能够比苍鹭先生做得更好。

面谈过程中,咨询师苍鹭提到了三种重要的自我状态,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

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不在成人状态,而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曾经体验了糟糕的儿童自我状态,这充分对应了“儿童乃成人之父”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