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小道消息(1 / 2)

“嗯!”赵德明点头,“专门等你的!”

说完,满眼赞许的看着儿子,欣慰的说道:“三岔村的事干得漂亮!”

他已经知道一次性打火机在江城和深镇打开了销路,这么短的时间,万家打火机厂的回笼资金已经超过了五百万。

而且今天赵瀚宇给三岔村送去两百多万原材料的事,他也知道了。

如果说一开始,他还有点担心让三岔村所有的村民脱离农田生产,全都变成个体工商户去加工一次性打火机的零部件,这件事到底行不行得通,但现在他完全可以肯定,绝对行得通。

嗯,不仅是行得通,而且是大有可为。

仅仅是万家打火机厂现在拿回来的订单,都足够让三岔村每一户村民挣到一千多块钱了。

他也了解三岔村村民加工一次性打火机零部件的速度,知道他们完成这一批订单,也最多个把月的时间。

换句话说,他现在可以肯定,三岔村的村民至少一个月每家能挣一千块钱以上了。

这是什么概念?

在整个青瓦市,还没有任何单位,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工厂的人能有这么高的收入。

不,别说是青瓦市,就是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家庭月收入超过一千块,那也是相当恐怖的了!

而挣到这么多钱的人,不是什么高尖端的人才,也不是有权有势的人,而是一些没知识没文化没见识的农民。

在一个月前,那些农民还过着连温暖都解决不了的生活,短短的时间却一下子成为收入最高的人群。

这起落之间的跨度,也太大了。

赵德明只觉得恍然若梦,竟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得到父亲的夸奖,赵瀚宇心里也是高兴的。

这么多年了,他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父亲这么当面夸奖还是头一次。

不过他心里非常清楚,一次性打火机能卖这么好,能让青瓦市市政府多年都解决不了的三岔村贫困问题一下子彻底解决,不是他赵瀚宇有多能干,不是他有多会经营,完全是沈千三创造的一次性打火机产品,和在三岔村实行的商业模式。

看着父亲,赵瀚宇说道:“爸,不是我干得漂亮,而是三哥有本事,他把一切都谋划好了,我和汪建林只是一个执行者。”

以前,赵瀚宇说起沈千三,赵德明都还是带着一丝不屑的。

按照赵瀚宇以往说的那些,在他心里就是将沈千三划为“江湖骗子”之类,从心里他是鄙视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一次性打火机的火爆,以及三岔村村民面貌的改观,也改变了他对沈千三的看法。

赵德明点头说道:“你那个三哥,的确有几分本事,不是一般的跑江湖的!”

“我三哥当然有本事!”赵瀚宇得意的说道:“要不然,我和汪建林凭什么服他!”

赵德明看着儿子的神情,略微的沉吟,说道:“有机会的话,你带他来见见我!”

赵瀚宇一怔,没想到父亲突然提出要见沈千三。

他说道:“之前爷爷也说了,有机会带三哥来见他。”

“后来,我跟三哥说了,但他没来。”

说起来,沈千三和赵立泉老爷子还有一段“一块钱”的缘分。